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一大经济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特别是1984年,跨上了总产量4亿吨台阶,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其成就举世瞩目。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却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粮食问题也就成了讨论中的主要热点,现将讨论情况做简单介绍。
本文概述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战略,思考当前改善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推广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的公共政策,从功能和行动策略两方面分析生态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并制定改善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的战略行动路线;通过政策支持、部门间协商、监测和评估等执行生态安全战略安排,从而为达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粮食安全目标持续迈进,争取在县级以综合方式实...
自2007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飞涨,并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粮价上涨造成全球粮食严重短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导致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和政治不稳定。面对粮食价格飞涨的局面,世界各国纷纷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以维护本国的粮食安全,同时,各国际组织也积极开展合作,向贫困国家伸出援手。在合作的同时,国际社会就全球粮食危机的根源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适度进口”作为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的组成部分。本书从“跳出进口看进口”的视角,对进口粮源保障体系建构的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系统考察了中国粮食进口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中...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近期吉林省各市(州)结合各自区域特点,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扩种大豆杂粮和饲料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等方面加快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但整体看仍存在结构调整战略性规划不足,区域优势与特色发挥不够;粮食产品品质仍待提升,品牌建设尚存较大空间等问题。应结合省情、粮情与区域优势,细化...
近年来,“粮食银行”在各粮食主产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粮食银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解决农户粮食存储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民生活环境等方面作用显著;其次描述了吉林省“粮食银行”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如质量不高、行业运营制度不规范、监管体系不健全、农户储粮风险较大等问题;然后提出建立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推行“粮食银行”行业准入制度...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地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其次,总结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东北地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粮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的国家粮食储备水平在安全线以下,有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为唤起世界公众对粮食问题的警醒,联合国粮农组织从1981年起,把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并提出“粮食第一”的行动口号。所以人们总是把粮食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政策。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