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先结合国际贸易学理论分析国家及地区之间发生农产品贸易的原因,再结合非洲农业发展现状,从供给、需求、流通、政治与安全四个角度来阐述影响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以解释中非开展农产品贸易的内在逻辑和可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1995年,美国学者Lester R.Brown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的粮食安全(Brown,1995;1998;2004),这引起了全球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水资源短缺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问题。有关研究表明,2010~2015年,中国缺水量在100亿~318亿立方米之间(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等,1999)。中国工程院重...
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一大经济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特别是1984年,跨上了总产量4亿吨台阶,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其成就举世瞩目。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却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粮食问题也就成了讨论中的主要热点,现将讨论情况做简单介绍。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作者首先利用数据、列表等方式分析了农产品进出口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其次,作者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因素。然后,作者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作者对我国现行的农业国际贸易政策进行了评价,并对农业贸易形势进行了展望。
余粮率和粮食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但是现有文献对这个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论证了封闭经济条件下余粮率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约束作用,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粮食贸易会通过影响余粮率来影响城市化水平。基于亚洲发展中国家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检验,发现国际贸易总体上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但是谷物贸...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是: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较快增长;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明显增大;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巨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近年来, 由于各国生物能源政策、气候不稳定和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上升等原因,促使世界粮食供求趋紧以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历了来自国...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下,农产品国际市场不仅变化显著,而且变化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尤其是世界粮食价格从高位快速下滑至低位,许多国家面临着从确保粮食安全转向应对国外农产品冲击。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变化,无疑对中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农产品出口诸多不利因素,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不仅有了新的发展,而且连续两年减少农产品贸易逆差,这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其中包括国家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全面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断增强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处理贸易争端的应对能力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