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符号边界     检索到  7319  条相关信息

族群的文化边界与政治边界始终是不一致的,如果文化边界代表了族群的原生性,而政治边界则反映了族群实际势力的消长结果。族群政治势力的对外张力必然会不断跨越其原有的文化边界,并试图成为族际的主导力量。当民族边界趋于模糊化时,民族交融则成必然,尤其在一统体制下得以加速推广;反之亦然。青海地区是多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舞台,多元民族文化在此交会互通。清末以来,中央政治势...

作者:王英 出版时间:2016-06-01

本章主要从农业技术专家简述、农技专家 “走出去”和农技示范中心专家在非洲:以T国为例等方面介绍了国家使者:援助身份与边界的建构。

作者:陆继霞 李小云 出版时间:2017-11-01

研究发现,在惯习影响下,中上阶层家庭场域的家长倾向于协作培养的教养方式,学生家庭作业表现较好,体现着边界交融;劳工阶层家庭场域的家长倾向于孩子自然成长的教养方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百态,体现着家校分离。但在交融与分离的样态中,家长的不当参与行动会导致学生的不良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寻求合理的家校边界,开展良性的家校互动,以期形成双赢的家校合作。

作者:常亚慧 赵思萌 ChangYahui ZhaoSimeng 出版时间:2021-12-01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并未因其流动带来这一群体的身份消融与城市融合,反而不断被现实强化边界区隔乃至生成新的边界。这种边界的存在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固化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在城镇化进程中消除这种边界,将是政府和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构建流动人口群体融合认同能够有效消解边界,推进城镇化进程。

作者:董敬畏 出版时间:2018-09-01

旅游资源归属地之争是当下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确定地方要素的地理边界。地方要素是仅属于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要素。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和西山在旅游开发中就存在地方要素边界不清的问题。本文以东、西两山作为研究区,从唐以来的地方历史文献中梳理出东、西两山的主要地方要素。研究发现了四种地方要素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整合的模式。进一步的探讨发...

作者:周尚意 唐顺英 张瑞红 出版时间:2013-08-01

“敲巴郎”是苗族社会一种“杀牛祭祖”的仪式,主要流行于黔中地区。它是追求祖先庇佑、宗族和睦的一种手段。在仪式中,不仅“牺牲”之“牛”具有符号文化内蕴,而且整个仪式充满苗族百姓对祖先的敬畏,希望通过此仪式得到祖先回报的符号意蕴;同时“敲巴郎”作为宗族仪式,是一种分离社会群体的区隔形式,同宗族的人通过仪式上的互动而加强凝聚。

作者:金潇骁 出版时间:2015-06-01
所属图书:低碳消费透视与政策优化出版时间:2019-12-01

本文内容包括经济的社会性关联与价值悖论的展现、价值与货币的本质探析、货币符号象征的制度文化意义。

作者:陈庆德 杜星梅 出版时间:2019-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