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穆斯林     检索到  319  条相关信息

本文根据史料,对西藏历史上存在过的穆斯林行迹和伊斯兰教遗存进行补正,并指出史料中提及外籍穆斯林的信仰虔诚度、回藏之间的族际通婚和经过亚东的朝觐之路仍有诸多商榷之处和深入研究之必要。

作者:马强 马生福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伊斯兰跨国族际通婚研究总的来说现在来关注义乌穆斯林通婚家庭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时机随着第一代混血儿的出生与成长穆斯林群体跨国族际通婚所组成新的婚姻家庭的文化模式已经延伸到上下两代人生活实体的内部换句话说当婚姻事实亲属扩展种族绵延与子女抚育种种问题都产生出来才可以从义乌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活时代和地区标准的文化源头来了解族群交往中宗教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以及不同文化载体...

作者:马艳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宁夏“十二五”期间应围绕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建设北、中、南“三大示范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改善民生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区:打造我国面向穆斯林世界开放的前沿阵地,创建穆斯林国际旅游目的地。

作者:何风隽 仇娟东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在所有关于12~14世纪蒙古人的记述中,有一些基本的问题依然吸引着我们的注意。是什么使他们迁徙?为什么他们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超于之前的游牧征服者?为什么除了极少数人外,他们都在穆斯林土地上变成了穆斯林,而没有在中国成为儒教徒、道教徒,或汉传佛教徒,抑或在罗斯成为基督徒?为什么他们止步于当时当地? 为什么他们的帝国瓦解得如此迅速?

作者:才仁卓玛 王思桐 傅礼初(JosephF.Fletcher)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关键词:

对罗兴亚人问题的研究,因对其族群的产生、概念和境遇的分歧而产生不同视角下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没有厘清罗兴亚人的来龙去脉,还因异视角的碰撞而产生新的冲突,使得罗兴亚人问题在“缅甸之春”与“若开之冬”的语境下激化成2012~2013年和2016~2017年的两轮冲突。冲突的症结在于,歧异视角促使缅甸国内“穆斯林恐惧症”情绪高涨,与罗兴亚人及其国际支持者进行压力对...

作者:张添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所需、宁夏所能”的重大战略。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破制约条件,走超常规发展之路。发展思路是围绕“四大战略定位”、构筑“三大平台”、落实“五项任务”、拓展“五大开放合作领域”、建设“八大基地”、注重顶层设计和发展路径选择。发展举措是打造“清真宁夏”品牌、构建空中与“海陆管”经贸走廊大通道体系、创造更加开放的发展软环境...

作者:张耀武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华夷之辨是中国传统主流民族观,清代亦然。回族作为一个由域外穆斯林与本土民族融合而成的兼具伊斯兰文化与汉儒文化的民族,在清代中晚期,其群体性较以往更加凸显。主流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关乎回族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关乎回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以及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清中晚期的回族在政治上同列编氓,在法律上一定情形下被认为需施以更严处罚,在文化上因宗教信仰而常被看作异...

作者:王晓芳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本文将阐述对西非两个非正式跨境网络即穆里德和约鲁巴的调研结果,从它们各自的发展历史、运作规则和影响来分析非正式经济制度。穆里德教派是活跃于塞内加尔的穆斯林兄弟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约鲁巴是远在殖民时期之前就已形成的一个族裔群体。这两大网络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直活跃至今。团体成员间的团结纽带成为西非非正式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跨境贸易的基础。由于现...

作者:史蒂芬·格鲁伯 杰米·汉森-勒维斯 出版时间:2023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