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4年中央计划从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补贴粮食主产区粮农,但是如何补贴,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方案。从安徽省全省和吉林省东丰县直补试点的做法看,还存在不少不完善之处;而且考虑到今后我国粮食市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对粮农光有直补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补贴种粮农民,应该说国外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我国应该在相关政策设计时加以学习和借鉴。
国家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自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提高,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如何,可通过农户的满意度来反映。本章通过对陕西省6个县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种粮农户对政策的满意度,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对满意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进行分析。
导致农地边际化的既有地区间自然条件及其年际的不稳定性变化,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宏观层面的诱因,也有微观层面农户职业分化、经营分化、收入分化的原因。农地边际化直接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而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或市场调节的作用。对于具有突出“政治经济”特性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劳动转移、金融投资、技术推广和组织创新等领域的改革...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农”问题备受关注,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如“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业税费改革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的补贴形式是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
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和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较明显。针对当前种粮成本的上升、种粮农户收益下降的新情况,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面临现实挑战。在新形势下,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如何?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否提升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绩效水平怎样?粮食安全效应是否有所提高?政策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影响粮食安全?本...
《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报告(2024)》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牵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具体组织院内专家、高校学者及相关部门研究人员撰写,是一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文献,旨在使社会各界全面系统地了解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进展与成效。本书全面系统地回顾了2023年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运行情况,并对2024年全...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5)——深化农村改革》是一本比较全面展示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要研究成果的蓝皮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包括2024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与2025年展望,四川农村改革进展、成效经验与突破方向。2024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农业农村改革效能继续提升,但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产业化经...
农民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是不同于村委会的另类农村社区组织,目前被称为农村的中间组织或中介组织,它在生产者———农民和购买者———城乡居民和各类社会机构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活动,主要解决售买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运输渠道、品种种类、时间和价格要求等问题。所以,这是一类与农民物质利益息息相关的组织形态。考察三农问题需要找到超越现行体制的新视角,切入这类组织,研究它的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