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伦理道德     检索到  33161  条相关信息

江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有目共睹。遵照小平同志指示:江苏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些,江苏经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两次腾飞,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三次腾飞。90年代以来,江苏经济步入稳定运行快速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趋向平衡,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开创了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切都是江苏人民以...

作者:储兆瑞 徐松林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消除生态危机,摆脱人的生存困境,不仅要认真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及其对人的生存造成的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其实现是一致的,或者说,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当代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人们的生态思维能力和生...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全球化时代,在大力发展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压力。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的治理方式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节能减排”思维,而是从实现人类文明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通过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素质,...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人口的增长与可获取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人类诞生以来的整个历史,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人类文明形态发生了从采摘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文明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使得这个矛盾更加尖锐,资源殆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凸显,人类开始从各个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反思。1...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本文提出了生态殡葬的概念,探究了生态殡葬的思想基础、核心内容,阐述了生态殡葬的显著特征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殡葬乃至殡葬改革、管理与服务工作诸方面的关系;论述了生态殡葬与绿色殡葬、和谐殡葬的联系和区别,强调了殡葬改革与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出了生态殡葬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殡葬改革决策者、殡葬管理与服务者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作者:杨宝祥 章林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并将其贯穿于其他四大建设中,彰显了中国对未来、对世界负责的担当。近年来,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指导下,安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已起航,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者:方金友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是苗族人民长期与自然互动的生态智慧,它对于维护苗族社区社会与自然生态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的苗族聚落社会中,由于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渗入相对较弱,因而相对正式的规范性制度在苗族社区社会中的作用也较弱。与相对正式的规范性制度相比,以民族习俗、传统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非正式规范性制度发挥着极大的规范性作用,并且不断被内化于聚落中的个...

作者:包龙源 梅军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价值观不仅为社会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提供规范性判断,而且也是社会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所诉求的生态价值观,一方面继承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独有的理论特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消解对自然的漠视,重新诠释自然的价值,力求形成绿色思维模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使我们既考虑人类的利...

作者:张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