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核心-外围-边缘     检索到  261  条相关信息

本书认为,当前对贫困和扶贫的分析需要突破笼统的贫困定义以及粗放的开发式扶贫策略,各位作者基本认同新扶贫规划中的“大扶贫”理念,即拓展狭窄的抉贫策略,需要在贫困定义、制度性因素、社会保障和发展权利等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动机制和公共参与平台方面拓展理论和实践。

作者:朱晓阳 出版时间:2012-03-01

《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内蒙古卷(第二辑)》详细、系统地介绍、分析了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富裕地村、扎鲁特旗北镇宝楞嘎查、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保根他拉嘎查、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村四个村的乡村概况、基层组织、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民族、宗教、文教卫生、民俗风情等内容,以点带面,较全面地反映了内蒙古村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作者:哈达 哈达 出版时间:2012-09-01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5)》由国家信息中心组织专家队伍编撰,对2015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热点、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进行了系统分析预测,内容涵盖了主要宏观经济领域、重点行业、经济地区及世界主要经济体,并对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国际金融、国际大宗商品、国际油价的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目的是向各级政府...

作者:祝宝良 步德迎 阎娟荣 张亚雄 杜平 出版时间:2014-12-01

《西部发展研究》以中国西部发展问题为导向,专注中国西部及周边区域的重大与热点议题。本期分设五个专栏:“专稿”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入手,以扶贫第一书记制度为分析对象,深入全面剖析国家力量与村民自治的互动关系,探索新时期乡村治理模式。“扶贫研究”栏目聚焦贫困治理问题,分别从教育扶贫与治理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合作社益贫性等视角阐释贫困原因、分析贫困治理活动...

作者:罗中枢 出版时间:2021-10-01

本书以不同时期国内外存在的主要边缘地区开发模式为坐标,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人文、自然、时代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中外历史上不同边缘地区开发模式的取舍。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人文条件、国家的内外环境、中国治理新疆的历史路径,决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为了完成任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了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独...

作者:蒋力蕴 出版时间:2017-05-01

本书呈现了坦桑尼亚剑麻产业从起步、繁荣、衰落到复苏的百年变迁,其背后承载着农业资本化、非洲发展、全球产业链、国际治理格局变迁的历史轨迹。本书要强调的有三点。第一,非洲数百年来被殖民、开展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结构性力量,有很强的形塑作用。第二,非洲发展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紧密结合,中国人及企业进入非洲,会遭遇到业已成熟的标准、规则、制度,需要从...

作者:马俊乐 出版时间:2021-10-01

金龙坪村地处鄂西,是颇具典型意义的武陵山区深山贫困村。曾经,金龙坪村是被发展遗忘的边缘地带,这种边缘性由多重因素共同塑造,不仅包括地处偏远、投入不足,还包括“治理的边缘”,即村落基层组织弱化、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足,导致推动发展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精准扶贫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显著地带动了各种资源下乡,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了社区发展面貌,实现了...

作者:吕方 出版时间:2020-10-01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试图建构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关系的学说体系,提出并讨论了一元中心、一元边缘、多元中心、多元边缘的民族宗教关系类型,阐释宗教四要素与民族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宗教与民族认同、民族凝聚力的关系,宗教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作用机制以及具体路径。本书立足国情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与民族团结的理论著述和工作经验,结合云南建设...

作者:孙浩然 出版时间:2017-09-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