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改革时期     检索到  40414  条相关信息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保障改革既构成了整个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系整个改革事业顺利进行,进而保障基本民生和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即是由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发展。近40年间,中国成功地采取了一种综合性策略,使经济改革和社会保障变革相辅相成,在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同时,通过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全面...

作者:郑功成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十三五时期,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改革之后,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公平问题在较长时期内就基本解决,财务可持续性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财务可持续性的主要问题包括提高多缴多得的激励性,建立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基金投资管理体制,建立抵御老龄化自动平衡机制,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层次提高到全国水平,改革养老保险费双重征缴体制,改革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等。城镇职工基本养...

作者:郑秉文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金融体系改革是指直接涉及金融体系内各个方面体制机制转变和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具有总体性质的改革。“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去行政化”进展明显,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有所提高;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深化,业务转型正在展开;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债券发行注册制开始实施;...

作者:王国刚 董裕平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本文主要探讨了“十二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作者:陈锡文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蓝图,“十三五”时期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将循着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理念和路线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改革应立足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四个方面的功能定位,着力于建立与国...

作者:高培勇 汪德华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和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规划目标将预期完成,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增加值比重较低、附加值率低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根据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经验,利用服务业使用法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达到54.99%和45.39%,“十三五”...

作者:夏杰长 倪红福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农业丰则国家安,农村稳则国家强、农民富则国家盛。食物供需平衡和农产品价格稳定是市场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基础。农业向好全局就会主动。“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要提升农民素质和提高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农业带来的深刻变化,要以求真务...

作者:李周 任常青 张海鹏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时期关于价值规律的研究,然后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时期企业改革研究。

作者:张航燕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