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关注活跃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旨在呈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状况。连续七年调研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我国志愿者在官方平台上的注册率增长迅速,2020年初达到12%。志愿者数量及其服务时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志愿服务组织,2019年度共有7181.96万名活跃志愿者通过116.36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服...
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关注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旨在呈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基础状况。通过6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志愿者数量呈现出迅猛的增长状态,从2013年8535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19811万人,总增长率132%。报告显示2018年度共有6230万名志愿者通过143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间近22亿小时,志...
本文通过对福建三个类型的社区志愿组织研究发现,行政主导型社区志愿组织缺乏必要的制度、组织以及经费保障,志愿组织开展形式化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及居民缺乏有效参与,无法实现助人自助目标;社会主导型社区志愿组织能够招募到具有志愿精神的志愿者,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提高志愿服务技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但它无法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混合型志愿组织容易形成稳定的志愿...
文化志愿者属于志愿者的范畴而又具有自己的独有特色,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日益增长的人民文化需要而产生的精神之花。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自觉,也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弘扬的结果。随着文化志愿者的产生,文化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蓬勃发展,它是推进群众自办文化,促进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
近些年从国外到国内出现了一种面向社会组织的专业志愿服务,即主要来自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类的专业人士为社会组织提供的包括项目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筹措、IT等的专业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类专业志愿服务由其服务的专业性和面向社会组织的特点,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支持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还极为缺乏,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介绍和初步的研究探讨,对专...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就志愿服务做出重要指示,在宏观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在定向访谈基础上对其影响从不同维度按系统递进层次进行了深度解析。志愿服务由此跃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纳入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渐次形成,中国志愿服务即将迎来新的战略性发展阶段。
2008年9月,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也称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新思路。2009年3月,北京市颁布《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将“枢纽型”社会组织定义为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
武汉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于2000年初,规范于2007年后。2007年12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予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全国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3月,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被中国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批准为该会常务委员单位。2008年12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予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荣...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