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幕府     检索到  23  条相关信息

近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徐履冰墓志,尽管作为一位普通的唐代中下层士人的徐履冰,并没有太过于突出的事迹可书。然而墓志内容涉及唐代论氏家族,通过对徐履冰墓志涉及的论氏家族情况的解读,结合相关史料及新出《论惟贞墓志》,无疑增添了论惟贞、论惟明兄弟幕府的一些情况,同时对于深入了解唐代的幕府制度有帮助,也加深了我们对入唐蕃将家庭汉化的认识。

作者:王庆昱 WangQingyu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和珍贵典籍,其流传十分广泛,不仅在国内,而且还大量流散国外。其中,日本收藏中国地方志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在海外首屈一指。日本搜集中国地方志的历史相当久远,到近代因侵华的需要更是肆意搜集、掳掠。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尽管对日本的方志搜集研究已有涉及,但还很薄弱。该成果是较为全面、系统研究这一课题的学术著作。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于邵,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开元三年(715)至开元五年(717)之间,天宝十四载(755)进士及第,任崇文馆校书郎,但是上任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于邵仓皇出逃,从此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于邵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西北地区度过的,他与西北地区的官宦、文人等有密切的交往,对西北地区军政有深入的了解,对西北地区的文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研读元典、...

作者:杜文婕 DuWenjie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本文讨论了日本农村的城乡关系。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关于城乡结构关系的研究,由此指出,日本农村也同中国农村一样,曾经发挥了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接着,本文梳理了日本农村的历史事例,并分析了现象背后的社会基础:家制度和“半所有制”。最后,本文以日本农村作为参照,反思了中国农村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必要性。

作者:冯川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乾隆征缅之役是清代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在清史和中缅关系史上有重要影响。征缅期间有经略边事而又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的明瑞、阿桂、傅恒等封疆大臣以及佐幕入滇的文人。他们在征缅之役中的文学活动十分活跃,相互往来唱和,形成了以入滇文人为核心,兼幕主和地方文人组成的文学群体。入滇文人的诗歌创作内容得以拓展,诗境有了极大提高,艺术特色以新奇为主。究其原因,与他们所处的地...

作者:茶志高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区域开发政策关心的是日本不同地区国家土地的使用,即是主要通过公共投资和公共资金的地区配置来安排产业和人口。由于日本最稀缺的要素仍然是土地,区域开发计划对日本战后经济重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效利用土地毫无疑问是日本长期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市村真一 出版时间:2001年03月

考察劝业道在清季的建制和运作状况,可以更深入了解清末官制改革及新政和宪政的相关历史,认识清季实业、交通知识与制度转型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把握我国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和“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在清末嬗变的动因和历程。既往研究或从“兴利”的角度,或借“近代化”“结构功能”等外在理论框架条理劝业道创设建制,与事实多有悬隔,对清廷创设劝业道与治理绅商和职官体系变动之间复...

作者:王鸿志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本文对近代化中同样面临困境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作一比较,从中探寻文化观念对“国民性”塑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透视中国在转型发展中文化价值观念的演进轨迹,即面对未来发展时的 “观念革命”。技术革命、制度革命的基础和最终归宿在于“观念革命”。社会主流意识摆脱旧的传统和秩序束缚开辟新的境界,是民族国家开创未来的根本之途。

作者:潘晓成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