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影响     检索到  32215  条相关信息

本文所讨论的是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将首先回顾有关流动儿童家庭的研究。随后结合问卷调查资料,描述南京市流动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接着,对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社会条件、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教育期望、行为与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家庭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不利因素。

作者:王毅杰 高燕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家庭贫困;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区域差异

本文主要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试图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视角探讨未来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与以往研究不同,考虑到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数量不断增长的特点,本项分析将从数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家庭结构的变动特点。由于我们使用的主要数据为普查长表抽样数据库,家庭数量的分析需要通过抽样比进行还原,本章将着眼于以下几个方...

作者:李玉柱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本文介绍了网络家庭分析,主要包括:一、引言;二、当代网络家庭的构成及特征;三、网络家庭的功能与关系;四、结论。

作者:伍海霞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本文从家庭结构、角色分工和财产继承三个方面对保根他拉嘎查(村)的家庭情况进行介绍。总体上看,在建国后50多年的时间里,保根他拉嘎查家庭平均人口呈现从增长到减少的趋势;家庭平均人口的减少导致多代同堂现象的消失,并伴随着分家现象的日益普遍。但家庭人口的减少几乎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家庭内部的角色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仍是农村的主要分工模式。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单位,作为连接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是窥探社会发展的最佳视角。本文全面论述了六能村的家庭发展状况,涵盖内容范围较广,从基本的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从家庭生育事件到分家与养老事件,内容极其广泛,为我们呈现了六能村的家庭发展图像。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对于中国农民研究的基本单位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20世纪中国乡村研究分别以农民个人、农户或家庭、村庄、集市(镇)、区域社会为研究单位考察乡村社会和农民的行为与动机。孙立平(2000)曾经提出:“对研究单位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对所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家庭为细胞的乡土社会中,农民所体现出来的行动,并不是单个农民的意愿,而是以家庭为单...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本文主要对甘肃静宁县的婚姻和家庭变迁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就婚姻而言,静宁县居民的择偶观念逐渐趋向多元化、自主化,择偶途径逐渐突破地缘、亲缘的限制,但“从夫居”依然是主要的婚后居住方式。就家庭而言,静宁的家庭户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日趋简化,家庭职能更加集中,主要承担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赡养老人、陪伴和情感支持、经济活动等功能。

作者:魏胜文 穆纪光 安文华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