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完善方向     检索到  14334  条相关信息

2007 年是实施信息产业“十一五” 规划的关键一年, 河南全省信息产业部门在信息产业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 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 益的和谐发展, 全行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十一五” 期间, 河南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

作者:苏福功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本报告主要探讨了中国“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方向,首先提出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提升融合硬度;其次提出要加快信息化进程,以提高融合软度;最后指出要加快一体化进程,以提高融合深度。

作者:曹淑敏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规、文件和新的举措。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政策得以在现实中不断发展,从解决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为主转为入学问题、教育质量一起抓。“全纳教育”成为国家的教育理念,确定了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

作者:戚克敏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本章主要介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就业等内容。

作者:肖金城 王青云 袁朱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目前中国的公民社会还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是一种不成熟的、初步的公民社会。在推动社会建设与社会领域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要充分看到需要面对的问题与克服的困难,积极推动公民社会回归正确的发展方向:从“发展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大政府”转变为“大社会”,从“善政”转变为“善治”。

作者:连玉明 朱颖慧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几年来,东北三省加大了国有经济改革和重组力度,国有经济布局发生了一定变化,活力也在不断增强,但离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域微观经济基础仍有一定距离。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意义、进展和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措施。

作者:王广林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与探索,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义务教育发展之路。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缩小区域差距,全面提高和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集全民力量,保障弱势群体平...

作者:闫广芬 吴俊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缺陷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