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婚前流动     检索到  17375  条相关信息

未婚先孕不仅可以反映中国的人性、婚姻观念与实践在变化,也意味着中国的妇女健康问题值得关注。这是中国社会应对未婚先孕的方式不同于欧美国家导致的社会后果。研究分析了当前展开未婚先孕研究面临的数据难题及其应对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2013”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模式进行验证探索,探讨了社会变迁(以流动为例)对未婚先孕的影响方式。实证分析...

作者:李丁 田思钰 出版时间:2020-03-01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5~2005年中国流动妇女的状况。首先,作者详细地列明了研究框架,接着,作者对重点人群——流动妇女作了精确的定义。识别出重点人群的主要特征以后, 文章从过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境况和问题,涉及关于经济、政治参与、暴力等重要议题的研究。文章最后对流动妇女的状况作了预测。

作者:谭深 出版时间:2006-03-01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将国际准则、国际框架、国际指标等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全面影响了中国妇女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妇女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途径、方式和流动模式更加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打工妹”的身份出现,主要就职于几个经济特区的出口加工业,年轻、未婚、打工...

作者:韩嘉玲 张妍 出版时间:2015-11-01

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青年女性婚前同居与婚姻质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当前,社会对于婚前同居的宽容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高,女性婚前同居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教育、初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是影响女性婚前同居的重要变量。而后继的干预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表明,青年女性的婚前同居行为会对他们的婚姻质量产生影响,即有婚前同居经...

作者:袁浩 张姗姗 出版时间:2017-07-01
所属图书:传统与超越:中国当代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出版时间:2018-09-01
所属图书:“十五”时期广东妇女发展报告出版时间:2007-08-0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妇女流动模式的多样化趋势以及更多有关人口流动研究项目的开展,中国的相关研究从早期主要关注流动中的妇女群体,发展到更多关注人口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和不同流动人群的特征,呈现出题材的多样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本文将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当前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以及分性别的流动原因。初步分析发现,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征与...

作者:郑真真 出版时间:2008-12-01

庭内部关系,主要包括横向的夫妻关系和纵向的亲子关系。不管是“半漂式流动家庭”还是“全漂式流动家庭”,家庭内部关系调适的目标和原则都是家庭整体利益至上。对于夫妻关系来说,主要包括经济关系、权力关系、感情关系等;对于亲子关系而言,主要涉及抚育和赡养的问题。夫妻关系是两性婚姻关系在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最基本的家庭关系,是其他家庭人际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连芙蓉 出版时间:2019-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