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国家边疆     检索到  52572  条相关信息

边疆稳则国家稳,边疆安则国家强,边疆国家的繁荣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研究,对于国家繁荣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理论上总结了中国边疆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当前中国边疆的基本现状,并通过对我国边疆治理的系统历史考察,为当代中国边疆的治理与安全稳定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王保庆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编者按:本文根据2016年10月21—22日“第四届中国边疆学论坛”期间,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的对邢广程研究员的深度访谈记录整理而成。“第四届中国边疆学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访谈人:汪丽娟,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张帆,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

作者:邢广程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的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同群体尽可能公正地享受这些资源。当地球上充满人类建立的国家且国与国之间以边疆为界的冲突普遍存在之时,边疆危机的本质就是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口与越来越少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一危机?本文试图从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出发,探讨如何化解本质为人口与资源冲突的边疆危机。

作者:徐黎丽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建构的基础、公民建构的要素、认同建构的关键、人权保障的前提。本文指出,首先要将边疆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普通话教育”作为战略来推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自治地方学前和学校教育阶段的普及力度;其次,要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生产力和个人成长红利来强调和推动;然后,要建立各民族都有优先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和义务的机制;最...

作者:牛汝极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基于国家疆域的地理空间、共同利益的价值空间、历史文化的情感空间、制度结构的规范空间,体现着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空间的多维属性。在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阶段,边疆地区国家认同空间的构设,呈现为文化主义与族际主义、国家整合主义与区域主义的价值取向与行动逻辑。当代中国由国家主导,边疆社会、内地社会、民族自治机关、民族精英及域外力量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下的边疆地区国家认同...

作者:刘永刚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云南沿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以及民族文化旅游城市逐渐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边境贸易和民族文化旅游,伴随着边境贸易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云南沿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和民族文化旅游城市开始出现一个特殊的“境外流动人口群体”,即以境外商人、跨文化交流(含旅游)和“三非”外国人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现这个特殊的“境外流动人口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他们在促...

作者:何跃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中国边疆学》(第七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本辑选入有关边疆研究的论文19篇,涉及边疆理论、海疆问题、边疆民族、边疆与周边关系、文献研究、边疆研究综述等方面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国边疆学》坚持首发原则,以推动中国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为己任,欢...

作者:邢广程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造就了广阔的边疆地区。我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疆省区,为此,这些边疆地区也被称为边疆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既是国家地理上的边缘之处,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更是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汇之所,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诗·大雅》:“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国历代统治...

作者:青觉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