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城市韧性理念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应用可以帮助降低城市面对风险和灾害时的损失,将协同治理这一社会治理的新实践方式引入城市韧性建设中,能更加系统性地推进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基于协同治理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归纳法对城市韧性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比较,构建城市韧性评估的理论模型,包含社会、经济、制度、基础设施、社区资本和环境6个一级维度和33个二级维度。...
协同创新理论是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它是协同方法在创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它以协同论、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协同创新的含义、协同创新的功能以及协同创新的边界。
本文从建立区域农业碳协同减排理论分析框架入手,通过设置地理渠道、经济渠道和技术渠道,分别采用传统空间杜宾模型和分区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地区合作减排的方式、渠道以及合作的条件,为区域协同合作减排指明方向。
本文内容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与生态脆弱性协同评估——面向西部45市的探索性研究》书评。
要有效预防和减轻灾害风险与损失,不仅要不断完善应急抢险救援的体制机制,还需要从源头上做好风险管控和应急准备。2017年6月24日5时45分,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灾情严重,属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本文以茂县“6·24”山体高位垮塌灾害为案例,详细梳理了灾害发生后,中央、四川省阿坝州和...
目前,中国城市群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初步形成,相关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参与城市积极推动,政府间合作越来越紧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在生态城市协同建设中,还存在法律法规、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协同层次低、内容少,城市协同缺乏内生动力等问题。在未来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中,要细化顶层设计,差异化设计生态城市协同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4年起上升至重大国家战略层面,自此进入实质性加速阶段。本报告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评估并且对比了京津冀三地在创新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交通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和市场协同发展六大领域近10年间的进展与不足,并且分析了问题及成因。根据2015年4月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目...
常规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同根同源同时,对它们进行协同管理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面临着传统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等多重严峻挑战。国际上,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纳入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和统计基础上,以政策评估的形式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形成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监管...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