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规模     检索到  38785  条相关信息

本报告是对广东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特点的分析。报告从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介绍有关家庭生命周期的文献研究;分析广东家庭规模变化趋势;分析形成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介绍扩展、稳定和收缩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介绍空巢阶段和解体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忠 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本章介绍了中国传统人口规模的分期考察、数量之谜和人口数量的争论等三部分内容。

作者:汤兆云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所属图书: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第四卷)出版时间:2012年02月
所属图书:山清水秀工业城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中国是一个有敬老、爱老和养老优良传统的国家。在旧中国的农业社会里,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养老是家庭的责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由1955年的32.60‰下降到1990年的20.06‰,全国家庭户均规模同期由4.47人减少到3.97人,1992年为3.84人。据预测下世纪初户均人口为3.5人,下世纪中将进一步下降到3.2...

作者:熊必俊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家庭主要是婚姻的产物,强调共同居住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家庭的类型和人口规模与社会发展和社会规范如计划生育等有密切关系。由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性扩大,核心家庭趋于普遍;家庭成员中占据主导决策地位的丈夫独断模式逐渐让位于夫妻和全家共同商量;核心家庭规模的夸大和人口流动的普遍,致使老年人赡养问题愈加突出。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本文主要对甘肃静宁县的婚姻和家庭变迁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就婚姻而言,静宁县居民的择偶观念逐渐趋向多元化、自主化,择偶途径逐渐突破地缘、亲缘的限制,但“从夫居”依然是主要的婚后居住方式。就家庭而言,静宁的家庭户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日趋简化,家庭职能更加集中,主要承担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赡养老人、陪伴和情感支持、经济活动等功能。

作者:魏胜文 穆纪光 安文华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文具体描绘了乡村工业化的微观经营过程———家庭工业。家户经营是潮镇家纺产业发展的基础,家庭工业塑造了潮镇独特的经济生产形式和城镇化模式,潮镇在家庭工业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独特的生产链条和产业体系,家庭织布的核心特征是“生活生产不分离”,它使得家庭工业乃至整个家纺产业的生产组织过程有着极为特殊的逻辑。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工业化时代的家庭生产所具有的社会学意涵。

作者:付伟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