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24年我国失业率总体稳定,月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在调控目标下运行,但结构性失业矛盾依然突出。劳动参与率下降,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在放缓中趋同。制造业就业需求继续收缩,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导产业。青年失业率高位运行,农民工总量趋于饱和。劳动力市场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与需求不足、人力资源供需错位、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冲击等主要挑战。应强化宏观经...
本章将讨论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对家庭的经济行为和单一成员的就业选择的影响,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土地制度与农户家庭的经济行为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
借助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了数字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未来工作的变化趋势。
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与宏观经济走势有着密切联系。2001年以来,在出口和投资的拉动下,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强劲经济增长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推动了就业结构调整,使得劳动力市场对宏观经济需求作出反应。不过,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宏观经济出现了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苗头。针对这种变化,政府提出2008年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以及改革带来的增长成效,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积极的认可,也引起各国特别是有着类似制度起点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兴趣。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并非像一些学者断言的那样,在进度和程度上滞后于其他领域的改革(如 Lardy,1994),而是作为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节奏上和方式上与整体保持协调,具有型的中国式改革特色。因此,在...
本文侧重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动态地考察城乡劳动力市场演进过程中就业对贸易模式、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变动的影响。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迁出农村地区,推动了非耐用品和耐用品人均消费量的增长,这对于迁移限制放松之前相对更为贫穷的家庭而言,影响更大。随着外迁人口的增多,相比于富裕家庭,贫穷家庭在住房和耐用品方面的投资更多,而富裕家庭则明显更多投资于非农业生产资产方面。随着迁移的便利性提高,贫穷家庭的外出就业参与度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更加贫穷家庭也减少了其务农劳...
如何安置子女是进城务工家庭面临的重大选择,由此分化出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已引发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安置决定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估计流动效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流动儿童的非认知能力显著高于留守儿童。这主要来源于两种安置决策下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学校境遇的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