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了2006年北京市宏观经济景气及2007年走势。首先,分析了2006年北京市宏观经济经济景气。其次,判断2007年的经济走势。
本文分析了2006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及2007年宏观经济走势。
文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性,然后研究了中国的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储蓄、投资及其相互关系,构成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因此,分析高投资率问题,特别是分析高投资率的利弊得失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影响,我们必须同时分析作为硬币之另一面的储蓄率的动态及其同投资率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依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加以说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外延扩大再生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注意阶段性, 体现区城特征, 把握行业特殊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改革经济体制为前提, 两个转变要协调推进, 整体谋划。
2006~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上市公司业绩、相关市场走势等经济因素对于市场的影响明显增强;2008年市场有可能出现短期调整,且幅度有可能较大,但这并不会改变股指长期向上的趋势。从中国债券市场来看,国家信用主导和市场分割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仍将存在,银行间市场的主流券仍将是低风险的国债和金融券。2007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急速增大,2008年将继...
文章首先回顾了1993年以来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接着文章介绍了贬值预期的消除并分析了1996年汇率稳定的原因。其次,文章重点论述了“人民币贬值论”的四个理论误区,并做出了1997年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的预测。
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本报告是对2006年北京市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报告首先分析了2005年北京市经济运行的特点并对全年走势预计进行了分析。其次报告对2006年北京市宏观经济增长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做出了分析。报告最后是对2006年北京经济的展望。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