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制度性因素     检索到  26600  条相关信息

1979年开始的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推广,实质上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但是1984年以前,理论界对第一步改革讨论的角度或侧重点并不是土地制度,而是农业经营体制或方式的变革。而明确、深入地讨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大体上是从1985年开始。因而,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被看作是农村第二步改革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19...

作者:曲福田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1999年以前FPC没有一本正式且统一的《工作手册》。我们知道:体制与制度是企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制度问题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从长期来看,如果制度不健全,一个组织想要获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FPC生存的制度环境;二是FPC自身的制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制度治腐是根本。首先,介绍了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特点。其次,分析了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危害。然后,分析了产生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治理对策。

作者:潘越 姜力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文化因素很少为纯粹的经济理论所关注,本文围绕其对国际经济活动及其协调运作的各方面影响,做些具体剖析:首先指出文化因素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实际作用;接着分析文化因素对国际经济协调的影响;最后提出恰当构建涉及文化的协调思路。因此,围绕自身市场文化与国际经济协调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国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它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市场文化的正面能量,如支持市场机制的...

作者:石士均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借鉴国际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的经验,结合我国现有职业评价制度背景,我国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我国的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以职业水平考试为核心,包括职业水平证书登记、继续教育等方面。评价制度确认社会工作者资格,建构了政府管理和行业管理双重框架,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服务技能和水平的提升。

作者:马福云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本文主要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历史和现状论述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持和完善。

作者:郝时远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需要全体国民的辛勤劳动,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笔者以为,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有利于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源泉充分涌流或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制度安排,是全...

作者:谢地 出版时间:2005年02月

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目标可以分为首要目标和附属目标。首要目标主要包括充足、可负担、可持续性和稳健,附属目标主要是指促进经济发展。本报告根据上述指标分析了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目标。在充足方面,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逐年下降,目前大约为48%,作为第一支柱,该替代率水平尚可接受,但应该大力建设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可负担方面,我国基本养老保...

作者:邹东涛 李欣欣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