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分家模式     检索到  45800  条相关信息

分家是中国家庭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中国家庭制度与家庭性质的重要窗口。分家是子家庭从母家庭中分裂和子家庭对母家庭的继替过程。分家是家庭延续的基本方式,分家研究与家庭研究因而存在密切关联:家庭理论构成理解分家的重要资源,家庭转型的问题意识也主导了分家制度的研究指向。

作者:杜鹏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指出可开展“政经分开”试验。处理好“政经关系”是实现农村基层有序治理的关键。然而,受“政经合一”体制的影响,“组织权责不对等、监督机制不严密、农民权能不充分”成为农村治理转型的症结。对此,天长市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契机,探索出了“分灶不分家”的政经分离模式。以“组织分立、财务分设、权责分明”实现“分灶”,通过建立“利益链”撬...

作者:郭艳艳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欧洲大陆城市采取了各种措施对整体的水资源加以保护。巴黎:采取多种治理塞纳河的措施,防洪蓄水;伦敦:修建战略水库群;柏林和鲁尔工业区:修建地表水库,德国联邦和各州的法律对污水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得排放;莫斯科:对两大供水系统设立了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区,以防止水源被污染。

作者:姚勤华 戴轶尘 朱雯霞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2021年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开局之年,在这一年,许多相关的规划陆续出台,农村污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报告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推进情况及技术模式。同时,通过对典型区域规划内容的描述和分析,归纳出未来几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向着智能化和资源化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报告还根据现在治理过程中资金、技术、管理、农户参与等存在的问题,提...

作者:潘科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基础是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它是我们团队在长期经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认识的“中层理论”。通过村庄社会结构可以比较好地揭示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文化和社会类型,从而可以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比较有力的理论模型。

作者:班涛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与青年群体的婚居模式及职业倾向的剖析,提出时空压缩背景下就近城市化的解释与分析路径,并反思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苏州郊区农村老年人的高度独立性与代际支持,凸显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阶层维持的生活意义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群体的“两家并一家”婚居模式。在这种阶层面子观的驱动下,青年群体教育分化带来了职业分化,同时出现了...

作者:沈迁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本文从居住模式方面考察了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对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影响。村改居之后,凡村从原来院落式的平房居住格局变成了现今单元楼式的居住格局。陌生人频繁的往来流动使村落的自然边界不再明晰,凡村村民的日常人际交往圈也有所扩展。院落式平房居住格局的消失,使人们的生活被隔离成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个明显对立、毫无交界的独立样态。单元式楼房内的独立空间促进了个人隐私权的发...

作者:赵爽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概况。首先概述了目前学界关于农村家庭养老困境、互助养老的研究成果;其次阐述了“互助养老”“在地养老”等相关概念;最后描述了此次研究的主题、内容、方法等。

作者:张彩华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