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传统文化生存教育     检索到  48558  条相关信息

本报告展现了陕西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对传统文化主要类型的喜爱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社会影响力的评价等。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由被访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的。在认知途径方面,近六成的被访者表示是通过传统媒体“书籍”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家庭”仍然是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主要场所。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生活相关度较高,“民风民俗”和“古典...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本章第一节聚焦中国大龄未婚男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全面描绘其生存态势和死亡规律,深入揭示其弱势性本质特征,并从城乡和教育角度探索除婚姻外的政策切入点和着力点。此外,系统总结大龄未婚男性弱势性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二节着眼于大龄未婚男性的家庭生命周期,采用生命表技术和概率分析,对大龄未婚男性家庭生命周期进行初步探究,揭示大龄未婚...

作者:果臻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腾冲分局、社区伙伴与当地居民一道,10年来一直坚持探索以非经济性激励为动力来推动社区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通过大量的活动,带出讨论和体验性感悟,激发社区的危机意识,建立内心与自然的真正连接。这个过程也是挖掘和呈现传统文化以及建立社区文化自信和自觉的过程。如今,大塘老年协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已表现出来,初步形成生态保护方面的本土视野和长远规划。

作者:李自跃 刘海英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全面阐述了博村存在的两种文化教育现象——传统文化生存教育和现代学校文化教育。作者用人类学视角解读和分析,认为目前博村存在着传统和现代两种教育方式的冲突,因没有很好地处理这种冲突和不和谐的关系,限制了整个拉祜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导致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出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教育模式,构建出多元文化和谐互补的人文教育...

作者:张劲夫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文首先从国家话语的角度来看,说明新农村建设没有真正贯彻到底层,指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解决制度和社会的二元结构问题;其次从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角度,分析了民间文化创造的重要性和过去我国在民间文化研究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最后通过分析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来说明,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不应该成为权力与资本的游戏,强调要重视人的因素,重视民间文化的主...

作者:尹虎彬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不论是喜欢或是不喜欢京剧的中国人,还是了解或不了解京剧的外国人,都知道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并且承认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著名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2001:第105~105页)在其著作《文化论》(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中指出:“文化含有两大主要成分——物质的和精神的”,而“文化的现实即存在于这两部分的关系中...

作者:王凡妹 南东风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关键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一个新群体——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却无法享有市民待遇,他们生活在城市底层,他们的子女(新生代农民工)虽出生在城市,却无法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都不被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和城市人所接纳,当地人甚至将他们视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而无视他们的贡献和价值。可见,农民工的物质和精神...

作者:赵茜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南日岛女性,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她们就业流动的状况进行全景式描述,清晰呈现她们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探讨可能的成因和正负面结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严静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