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任教动机     检索到  3925  条相关信息

识别乡村小学青年教师潜在群体类型是分类施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突破口。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Q型聚类分析得到随波逐流型、自我实现型、生活享乐型、自我控制型、外控成就型五种教师类型。研究发现,任教动机中的自主性程度越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越强;不同类型教师在选拔来源、学历水平、父母家庭地址、父母经济收入水平、父母家庭地址与学校距离之间的分布呈现峰谷交叠态势;不同任...

作者:彭佳 于海波 出版时间:2023-07-01

免费师范生政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三所部属高师院校中四个年级的免费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表明,他们的选择动机多样,六成以上入学心态积极,学习状态良好,对所接受的教育比较满意,八成以上愿意如期履约。这一制度需依据实施的情况进一步加以调整和改进。

作者:冯婉桢 出版时间:2011-03-01

本文分析女性农民工的迁移动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女性劳动力移民的迁移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女性的迁移首要原因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谋生。女性外出打工的特点是:很少独自来到城市,一般都有住所,工作有着落。

作者:李艳春 出版时间:2016-11-01

本文主要关注农民工的打工动机。首先,本文考察了永久迁移理论和家庭策略理论关于农民工打工动机的争论。其次,本文在梳理“迁移理论”和“迁移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经验调查提出了一个农民工打工动机的理想类型。再次,本文分析了农民工打工动机的层次性特征,分析了农民工打工深层动机的地理取向和社会取向。接着,本文概述了农民工打工动机的四种理想类型。最后,本文分析了农民工...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08-01

本文在生活方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农民工”的打工动机和对待打工生活方式的态度。首先,本文梳理和批判了“农民工”研究中的结构制度分析和动机态度分析。其次,本文提出了生活方式理论,说明了“农民工”的主观动机态度和客观生存状态之间的“同构性”和“互构关系”。最后,本文说明了“农民工”维持打工生活方式的微观逻辑和“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微观基础。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08-01

本文关注教师多学科教学的隐形工作量和繁重感受,以呈现此类教师的真实状况。从事多学科教学的农村教师需要面临不同学科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承担由于任教不同学科而带来的备课时间、批改辅导时间和教研时间增加等隐性工作量。在主观感受上,多学科教学教师选择非常繁重与比较繁重的比例均多于单学科教学教师。备课门数更多时间更长、考试成绩压力更大、教学内容更具挑战性是教师多学科教...

作者:孙颖 出版时间:2022-06-01

要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村民的合作行为,必须建立基于具体社会情境(微观环境变量)的更为一般的村民行为理论。本文通过分析村民的自利理性动机、村民感性选择动机、亲社会的利他动机,以自利理性解释村民合作行为,坎村的合作归根结底是村民理性选择的产物,自利理性是解释村民合作行为的基石。

作者:周怀峰 出版时间:2022-12-01

农户农业环境保护的动机是其农业环境保护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基于前文理论分析,本章对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水平进行测度,并比较普通蔬菜种植户和无公害蔬菜种植户两种动机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蔬菜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并探索性地考察蔬菜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内部动机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昊 李世平 出版时间:2019-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