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价格机制     检索到  51823  条相关信息

1978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改革,在1985年以前采取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则采取了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方针。通过十余年改革,一方面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了工农产品比价与农产品内部比价,另方面改革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扩大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定价权,增强了价格管理的灵活性。这些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作者:王宜智 石刚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产品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中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实践表明,与国有企业改革常常步履蹒跚不同,价格改革从一开始就迈步向前,有时步子还迈得相当大,走在其他改革的前列。这是中国经济运行机制较快转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价格改...

作者:张卓元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组团赴日本和香港地区,就天然气价格管理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日本和香港地区面积小,燃气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其天然气管网类似于我国城镇配气管网,其改革路径与运营模式对于完善我国城市燃气配气价格监管、继续深化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景春梅 陈妍 刘梦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价格的触角延伸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价格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个合理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合理价格的产生,主要依托于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一个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按照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力市场既是指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一个场所,同时也体现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一种经济关系,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来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机制,体现的是一种基于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从市场角度分析,劳动者、用人单位、工资及市场组织者是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要素,而劳动的产生是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前...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关键词:

改革开放及市场化发展带来了中国财富的迅猛增长,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我国作为新兴市场,资产市场发育不成熟使得资产价格波动颇为剧烈,这种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居民财富配置状况,从而决定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分布和收益,居民财产性收入分布的状况会进一步增强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动。“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分配比例,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因此,如...

作者:冯涛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面临的产供储销体制瓶颈,其次提出了要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建议。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2004年价格走势和2005年预测。首先,介绍了2004年价格形势。其次,分析了2005年价格形势预测。

作者:安群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