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1978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改革,在1985年以前采取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则采取了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方针。通过十余年改革,一方面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了工农产品比价与农产品内部比价,另方面改革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扩大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定价权,增强了价格管理的灵活性。这些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研究。首先 ,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其次,总结了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快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对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主要农产品收购、销售价格:国有粮食部门主要粮食产品实际收购价格变动及销售价格变动等。其次分析了主要农产品的批发价格:粮食类产品批发价格变动;蓄产品类、水产品类产品批发价格分析;蔬菜类、水果类产品批发价格变动。接着阐述了主要农产品集贸市场(零售)价格分析:全国平均价格及批发、集市价格对比分析。然后分析了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最后分析了影响200...
本文从农产品流通面临的组织化程度过低、流通环节过多及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出发,思考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过程中的迂回流通、农产品营销、高度组织化的功能与机构等机制对农产品“卖难”与“买贵”现象的改善作用,试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并解决与之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与难点问题。
河北省虽是我国农业资源大省,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省70%的农产品仍通过效率低下的传统批发市场链接生产和消费,鲜活农产品流通成本高达60%,为发达国家的6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渠道模式,发现流通环节过多、物流体系不健全、整个供应链信息化不足等是河北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
本文分析了2012年农产品生产价格走势及原因,对2013年粮食、蔬菜、生猪、牛羊肉、家禽、渔业等农产品生产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卖难与买难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交替出现,减缓了农民增收,并对城乡居民日常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亟须通过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来缓解农产品的卖难、买难现象。本文在全国大背景下,结合陕西实际,分析了农产品卖难买难交替出现的症结,并提出了缓解该现象的路径选择。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断巩固、市场化取向改革等阶段,至今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仍未完全结束。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有着本质的差异。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农产品流通组织的主体、目标、运行规则与相应时期经济体制的关系,进而为推动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向市...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