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东亚奇迹     检索到  3421  条相关信息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不稳定的,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经济增长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出口导向型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延续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这种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要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加快从粗放增长向内涵增长、从早期增长模式向现代增长模式的转型;要实现增长模式转型,...

作者:吴敬琏 范世涛 出版时间:2009-11-0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亚新发展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阐述了新发展主义与东亚宽恕精神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宽恕主义作为东亚精神的内核,应该为东亚公共社会的建设提供助力。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05-01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本文阐述了东亚乡村振兴社会政策比较研究的基本前提,提出植根于农业文明的东亚社会实际上是以村落社会为原型构建起来的,其在历史上形成的连续性村落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文明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东亚现代化与乡村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其次,本文讲述了东亚乡村振兴社会政策比较研究的内涵,包括东亚乡村振兴社会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社会政策理念、社会...

作者:田毅鹏 出版时间:2021-07-01

二战后,东亚国家和地区创造出来的经济奇迹,以及国家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发展能力,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政治整合的重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发现具有超凡禀赋的官僚体制的成功取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之间的组合形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社会保障处于托底位置的社会保障,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社会稳定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社会保障处于依附于经济制...

作者:贾玉娇 出版时间:2020-12-01

在最近10年中,对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的网络化组织有很多研究,其中威廉森 (Williamson,1975,1985)侧重于交易成本,格兰诺威特 (Granovetter,1985)关注社会环境,而皮奥里和塞贝尔 (PioreandSabel,1984)则研究了工业区的扩张。也许台湾代表了东亚的一个极端:它最具非一体化性,但却最具网络化,生产网络被认为是台湾经...

作者:丹尼尔·巴克 出版时间:2001-03-01

本文分析了东亚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的一些关键的全球性和区域性挑战。在全球层面,美国—欧盟—日本这一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日渐削弱,对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构成威胁。威胁具体来自巨大的贸易不平衡和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的不稳定和波动、自然资源和环境约束、粮食和能源安全的威胁、气候变化、环境的恶化和不可持续以及全球治理的挑战。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政治...

作者:谢秀瑜 出版时间:2015-12-01

马克思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相似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为分析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事实和实证数据,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借鉴经验、获得启示,进而为预测中国农业转型趋势提供支撑。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09-01

文章为载于2012 年3 月2 日《辽宁日报》的报道。

作者:侯国政 刘家伟 出版时间:2012-09-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