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正在承担着共和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职责。现在距我们期待的2008 年奥运会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北京的稳定与形象建设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 我们不得不把一个已经令首都感到棘手的问题提出来供决策部门参考, 即“上访村” 和“上访花园” 问题。2005年10月,国家主席胡锦涛指示, 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公安信访工作的...
本文关注的是一位“神经病人”的上访故事。首先,本文描述了村民朱丽叶与民警老曹之间的矛盾,介绍了县、乡政府对这位“神经病人”的维权行为的拒绝。其次,本文概述了朱丽叶的家庭纠纷,详细描述了朱丽叶的上访理由及自2004年以来的上访经过。最后,本文指出了该案例在理解当前农民上访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强调应在公权力与普罗大众之间构建一个清晰的合理的边界。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学界对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程度尚存争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流动的日益加速,农民内部分化远甚于之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日益分化的农村社会提醒我们,对农村问题的研究不可脱离农民阶层分化的视角。农民上访研究同样如此。
美国学者杜赞奇(1996)曾用“内卷化”这一概念来描述20世纪前半期中国国家政权的扩张及其现代化过程。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按照杜赞奇的理解,“国家政权内卷化”具有双重含义:在财政方面的最充分表现是,国家财政每增加一分,都伴随着非正式机构收入的增加,而国家对这些机构缺乏控制力,即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地方上的无政...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软科学课题组自2004年5月至10月对我国的信访制度状况及改革方向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此项调查包括对进京走访者(主要是农民)进行问卷和深度访谈、分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多封上访信,与部分信访干部进行座谈及进住“上访村”体验生活等形式进行。课题组认为,信访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虽然在过去起到过重要作用...
早在农民负担很重、干群关系紧张、“三农”问题严峻的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全国农村调研,即发现同样的国家政策、法律和制度在不同地区农村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结果有很大差异。如农民上访最多、干群关系最紧张、群体性事件不断的地区,却大多不是农民负担最高最重的地区。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农民上访越多,闹得越凶,群体事件频发,就越会引起中央对农民负担的关注,地方政...
文章首先介绍了有关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解释框架。其次,文章详细分析研究了上访、宣传、阻收等以法抗争的主要方式、农民以法抗争的基本目标以及农民以法抗争的组织特点。
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变管理为服务,让人民群众自己来管理自己,让社会管理回归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社会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民众自我约束和疏解矛盾的空间,从而节约了政府治理的成本。安徽省凤台县钱庙村原来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矛盾突出,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曾有一半村民都出去上访。2006年,钱庙村社区成立了“经济发展理事会”,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村民们感到...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