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文化贫困     检索到  33431  条相关信息

精准扶贫要与改造贫困文化同步进行,要放慢速度,突破贫困文化的传统社会规范,要做好义务教育与成人教育,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培育贫困人口的现代理性精神。此外,精准扶贫还要关注贫困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震惊与文化堕距现象,防止贫困回流与社会失序或社会解组。

作者:贺海波 出版时间:2021-03-01

由于农村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本文首先对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农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农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实质,在此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和创新的问题。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12-01

了解流浪儿童,一般是从其成长的家庭、社区、学校乃至社会等的制度性环境中找到与儿童相互作用之间的具体互动方式和特点,从而确认流浪儿童离家出走关系、现象和原因。许多人以此作为研究流浪儿童的基本内容。

作者:出版时间:2016-11-01
关键词:

本文主要阐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广东实践。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在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百废待兴到“双百”方针(1949~1956年)、从稳步前进到曲折探索(1956~1978年)、从步入正轨到全面发展(1978~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作者:李飏 出版时间:2022-09-01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在文化自信、文化扶贫和提升文化自信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作者:徐静 出版时间:2020-10-01

富裕地村是蒙汉民族杂居地区,历史上,人们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交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蒙古族村民之间交流仍然使用蒙古语,与汉族村民交流则夹杂着蒙古语单词,或带有蒙古语语法的表达习惯。蒙古族村民家庭称呼上既有汉语的称呼,也有蒙古语的称呼,例如在大富裕沟于姓家庭,当时称爸爸为“阿布”,称婶子为“嘎嬷”,称大娘为“大嬷嬷”。有不少蒙古族家庭,给孩子起名字时,仍然使用蒙...

作者:出版时间:2012-09-01
关键词:

文化展示是以传统再造、场景移植、时空转化等为手段将文化呈现出来。自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各关联主体,以文化铸魂、动静结合,先后打造出了30多个立体多元的文化展示点,不仅营造出旅游体验氛围,也增加了文化传承保护的场所空间。

作者:出版时间:2022-06-01
关键词:

贵州将“文化+”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高度融合,成功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脱贫攻坚发展新路,在“文化+”的实施路径与取得成效方面亮点突出。本章通过分析“文化+”的实践演进,“文化+”助推脱贫的做法、成效和经验,结合贵州样本对西部及欠发达地区“文化+”的脱贫攻坚路径选择做出现实示范,彰显文化助推脱贫在国家层面的启示意义。

作者:徐静 出版时间:2020-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