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市建设用地     检索到  10752  条相关信息

本文通过考虑相邻省份空间溢出性,推导城市建设用地边际生产率的测算公式,以边际生产率为依据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发现:①一省份城市建设用地每增加1%,该省份自身产出将提高0.25%,而与其相邻的省份的产出将提高0.0125%,因此中央政府在配置城市建设用地时,还应考虑城市建设用地对相邻区域产生的影响;②城市建设用地边际生产率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

作者:钟国辉 郭忠兴 出版时间:2017-02-01

本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建设用地冷思考,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再思考,统筹中小城市建设用地等内容。

作者:牛凤瑞 出版时间:2013-05-01

本文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以及探究包括城市地理位置差异在内的一些因素是否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

作者:吴一超 出版时间:2020-01-01

介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经验,包括综合型、资源型、滨海型、旅游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生态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意义,在于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两型”社会建设。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傅娆 陈洪波 潘家华 出版时间:2009-01-01

本章主要介绍了加快都市密集区发展,提高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水平,强化城市科技创新等内容。

作者:牛凤瑞 出版时间:2013-05-0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是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信息化与生态化相互交织,是当代生态城市建设的新特点。从宏观上看,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其主要的方面,但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客观看待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报告依据时代的变迁和生态文明的理念...

作者:孙伟平 刘明石 出版时间:2015-09-01

低效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作为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节约优先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在对我国近年来低效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各地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制度创新成果,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发挥土地对城镇...

作者:杨红 出版时间:2014-05-01

人文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是对城市存在价值的全面反思,是对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为河南中原城市群建设指明了方向。河南今后要通过打造城市人文特色、加强城市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水平来推进人文城市建设

作者:郭志远 出版时间:2015-03-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