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人均累积排放     检索到  139  条相关信息

本研究主要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结合问卷法和深度访谈法在全国12个城市收集样本,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路径与累积,提出“动力协调、路径突破、累积有效的观点”并对源性企业动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量化测算;其次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累积的影响,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效率的测算,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

作者:王李 出版时间:2020-11-01

全球气候正义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有限且各方对应得多少有不同诉求的环境下,找出一组合理的道德原则来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决定每个人和每个国家应得多少排放空间以及承担多少减排成本。一个正义的全球排放协议不仅要关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现有排放量上的相对差异,更要关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程度上的更为宽泛的全球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某种...

作者:陈俊 出版时间:2018-10-01
图书

碳预算

人均历史累积排放为基础的全球预算方案,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已达成较为广泛的共识,而且在国际政府智囊圈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以潘家华为代表的研究小组率先于2008年提出基于人均历史累积排放和保护全球气候的“碳预算方案”,之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与之类似的方案。哥本哈根和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艰难曲折及有限成果,也表明目前基于“袓...

作者:张莹 潘家华 出版时间:2011-10-01

2014年德班平台开启了正式谈判进程,国际气候治理进程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包括年底将要召开的利马缔约方大会,都将为2015年达成气候协议做积极准备。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不仅在气候谈判中展现建设性姿态,国内也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减排行动。尽管如此,由于经济、排放总量较大,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压力产生的原因...

作者:王伟光 郑国光 巢清尘 胡国权 王谋 潘家华 出版时间:2014-11-01

本书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hina Land Economic Survey,CLES)的调研结果,介绍2021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概况,并针对相关问题对现有政策提出补充和完善建议。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概括了2021年江苏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并对今后提出展望;第二部分是建党百年特别报告,分别从建党以来江苏土地政策、农业经...

作者:周力 出版时间:2022-02-01

本书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立足农业碳减排,构建了包括农用能源、农地利用、反刍动物饲养、作物种植和农业废弃物五方面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为全面、准确测算农业碳排放水平奠定了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证方法探究农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的具体形式、影响因素,挖掘地区现有的协同减排策略,厘清合作减排中的可能障碍和困难,进而搭建农业碳排放区域协同治理框架,为我国探索可行的低碳农业区...

作者:何艳秋 出版时间:2023-01-01

本书将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的思路、方法等引入一国内部区域(省域)间隐含碳排放问题研究,同时聚焦农业与农产品,围绕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减排机制与路径研究。本书认为相较于征收碳税、碳汇市场交易两种方式,农业碳减排补贴是了一种帕累托效率的改进。推动中国农业区域间碳减排补偿与农业整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度、技术、文化、舆论以及设施在...

作者:戴小文 何艳秋 王芳 唐宏 刘云强 出版时间:2021-12-01

本书从解析生态底线的内涵和表征着手,基于环境介质,选取大气、水体、植被、土壤、能源五个方面共17项指标,构建生态底线指标体系研究框架,提出评估模型和实施方法。不同于以往许多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作为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地方实践,生态底线指标体系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本底条件,指标测度从常规的过程和终端标准转向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推动有效化解“污染排放都达标,但环境质量日...

作者:李萌 出版时间:2021-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