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为了对《2030年议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规划、跟踪和审查,需要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收集、处理、分析和传播大量的数据和统计。为应对全球挑战寻求真正本地化的解决方案,201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三个方面开展“行动十年”计划,其中城市层面的行动被认为是推进《2030年议程》的关键。《2030...
本文聚焦于东亚地区三个SDGs执行进展最好的国家,深入考察中国、日本、韩国推动落实SDGs的实践行动,从政策过程视角分析这三个国家落实SDGs的战略路径和执行策略。
本文报告了由笔者依托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开展的公众问卷调查结果,旨在了解公众对SDGs的态度和认知水平。该项调研发现,参与调查的中国公众与国外公众的SDGs认知水平相差不大,但国内外公众及可持续领域专家对于SDGs的态度和预期上有较大差别。
本文对影响公众SDGs支持态度的因素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影响公众政策态度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本文聚焦于影响公众态度的主要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希肯(Shelly Chaiken)的“启发——系统信息处理模型”,在回顾了相关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三类假设:价值影响假设、知识影响假设及交互作用假设。
本文首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内容、相互关系和政策取向进行分析;其次,就实现减贫目标需要构建和完善的制度框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结合联合国2030年减贫目标,提出完善中国扶贫战略和政策的建议。建议中国政府在2021~2030年,依据基本需要和基本能力理论制定多维贫困标准,认识和评价“一切形式的贫困”。进一步完善覆盖贫困人口的经济安全、公共服务和社...
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各国SDGs执行现状,对2016~2017年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国家的SDGs落实进展进行研究,从国家——社会视角将其归类为四种执行模式,即政府主导、社会主导、共同治理和执行阻滞。
本文主要以前述各章为基础,提炼本书的主要结论并展望中国加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前景,包括两节。第一节是主要结论,概括为:①以定量刻画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退化与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概括近几十年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呈现表面上总体向好态势,但保护与恢复的压力依然很大;②以梳理我国...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发展设置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和169个子目标,旨在引领世界各国2016年至2030年向可持续发展路径转型。本书围绕全球治理与SDGs政策执行主题,对国际政策执行理论、国际政策执行实践、公众认...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