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5年,我国银行业进入后WTO时代。面对全面对外开放的最后时刻,银行业积极求变,加快改革步伐。伴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是银行业法治向纵深发展。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监管当局出台了多项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为银行业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健全的法律准则和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了银行业法律体系。针对银行业运...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试图认知银行业监管法治的理论基础。认为银行业监管法治涵盖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两大范畴。前者包括规则良好、权力规范、法律权威、程序正当、权益彰显等要义;后者则包含普遍性、透明度、执行力、系统化等规则建设要求。第二部分结合银行业监管实践,考量监管法治建设的措施与成就。认为监管者法治建设措施得力,成效良好:大力推进依法监管,逐步增强法治意识...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银行业的运行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 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赢利水平一度有所下滑。到下半年以后,在宽松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并对促进实体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后分析了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运行情况,最后谈了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情况。
本文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金融法治的建设。首先,介绍了继续推进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完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第二,介绍了加强金融监管执法,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第三,完善金融司法, 推进法治建设。第四,介绍了积极采取政策措施,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第五,介绍了调整金融政策,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第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前瞻。
本文是对2005年中国金融法治发展情况的综述。首先介绍了金融市场基本法律制度( 《公司法》、《证券法》) 进行重大修改,然后分析了金融监管法规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要依法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活动,金融监管执法要日趋加强,然后指出金融客户、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日趋完善,金融市场重大制度变革引起了强烈反响,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金融法治发展的展望。
文章简要评价了改革开放30年来银行业的法治建设。认为银行业监管者法治建树非凡,法治成就有力推动了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同时,银行业法治实践,也为监管者提供了可资改进的重要经验。文章提出,在新形势下,监管者应该立足现实,借鉴经验,正视问题,改进工作,从明确建设重点、加强立法规划、厉行监管法治、改进研究机制等层面,着力推动银行业法治长足发展。
长时期以来,由于政府依法对银行业实施专门管理、约束和规范,依法监管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变迁,我国银行业依法监管经历了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1980年,我国发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提出对银行进行依法管理和规范。1995年,我国颁布《人民银行法》,进一步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管银行的体制。2...
本文是根据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黄毅主任于2005年6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金融法治2005》首发暨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中国的金融法治、中国的银行业法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专业金融法律工作者,因为与学术界交流交往较多,而且参与立法活动比较频繁,经常为大家对政府依法治理金融的积极评价备感欣慰。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很多批评,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