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身份转换     检索到  94  条相关信息

农民工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依然不高,工资偏低、就业空间狭小且面临较多的加班、拖欠工资、社会保险缴纳不足、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等问题。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全面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而如何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也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一般认为,工作转换是从业者提升就业质量(职位晋升和工资上涨)的最快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农...

作者:明娟 出版时间:2018-07-01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在权利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改革事实上经历了“福利身份化”的生产与固化过程,形成了“类法团主义”的福利模式,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初次分配形成的社会分层,而且制约了社会权利的实现。本书认为“福利身份化”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所在,应将需要原则和贡献原则作为社会...

作者:王一 出版时间:2016-12-0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其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寻找二元转换的内在动力就必须探寻二元反差的矛盾特征。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本书归纳出二元反差三个维度的表现形式:一是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它通常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是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非农部门,具体表现为两大部门的生产力差距;三是城市与农村,具体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公共服务...

作者:向仁康 出版时间:2019-06-0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原因,形成了少数民族多沿陆地边界聚居分布的传统格局。在我国漫长的边境沿线及其毗邻的周边国家之间,世代居住着30多个跨境民族,其中仅云南省就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境内外的跨境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血缘文化联系,但又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因而其身份认同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维护国家...

作者:谷禾 出版时间:2017-09-01

本书将视野置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转型过程,以C市东村“自理口粮”户30多年的身份诉求行动为案例,运用“拓展个案法”探讨了作为“跨体制”户籍身份的“自理口粮”户在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方面的争夺与维护行动,勾画了各大行动主体和社会力量对东村“自理口粮”户身份诉求行动的结构化形塑,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变迁、社会转型与个人生命轨迹之间的相互关系,回应了“个人...

作者:刘杰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书将农民子女的城市化过程分解为职业非农化和身份市民化两个部分,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职业流动模式与水平,阐述了农民在其中的位置与机会结构。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农民子女获得非农职业、体制内就业机会、城市户籍以及综合社会地位的机制与队列变迁。结果表明,中国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1980年代以后,农民子女职业非农化的障碍...

作者:李丁 出版时间:2017-05-01
关键词:

我国农村家庭和土地保障功能趋于弱化乃至瓦解,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具有坚实的需求基础。现有的新农保制度总体上能够促进农民参保缴费,但不能支撑高参保率,更不能实现“人口全覆盖”的制度目标。在自愿参保的原则下,解决新农保制度适应性差的核心举措是,坚持农民自愿参保,进一步实行退保自由,从而克服农民对政府信任程度低、农民的地域流动和身份转换与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困难之...

作者:崔红志 出版时间:2012-12-01

本书提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一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市民化过程同步完成的。但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进城后大多仅仅完成了产业转换和就业空间的转移,并未实现社会身份和生活状态的“市民化升格”,因而形成了“人地分离”的城市化,这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瓶颈。农民工市民化遭遇了怎样的制度藩篱和经济屏障?在此约...

作者:熊景维 出版时间:2017-07-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