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网络宗教     检索到  25696  条相关信息

宗教世俗化概念述评宗教世俗化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深层理论问题也是宗教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俗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宗教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世俗化是与神圣化相对应的概念神圣和世俗的二元对立关系是所有宗教的本质特征前者强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神灵的膜拜后者则指向现世生存种种关系一般认为宗教世俗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年中其主要内容是指新...

作者:郭宏珍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促进民族团结的因素很多,如政治制度、经济互动、社会交往、文化生态以及思想观念等,这些因素从整体上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类型。宗教无疑是促进民族内部团结的重要力量,而且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可以产生正反两种功能的结果。在信仰不同宗教的民族之间,宗教在特定情境中有可能成为巨大的分裂因素,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即是明显例证。近一百年来,尤其是第...

作者: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塑造着人类宗教活动的新形态,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法律问题。当下中国的互联网宗教立法还不完善,互联网空间的宗教活动缺乏法律引导,集体宗教互联网活动难以定义,宗教新媒体、跨国宗教网络平台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治理。完善互联网宗教的法律体系需要立法先行,探索治理制度,实现依法治理。互联网宗教的有序发展也离不开参与者的守法自律。

作者:赵旭东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从宗教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宗教与文化衔接,与社会嵌构,与生活关联,形成与特定民族密切关联的整体制度,并逐步从精神文化领域突破,进入社会领域沟通整合人际关系。宗教是整合人群的重要推动力,因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压迫,人们可以在特定宗教信仰背景中形成集体合力以对抗和化解风险,将之确定一套技术手段和文化系统,将人群凝聚为共同体。宗教形成的固定生...

作者: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2014年,中国宗教慈善的外扩力和速度都有所增加,综观宗教慈善活动的项目和运作模式,可以说是在“循规蹈矩”地进行。2014年中国宗教慈善活动的特点是注重“内外兼修”,低调外扩,逐渐积累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宗教慈善活动经验,各个宗教慈善组织相互学习和借鉴,强调“固本强身”的“内修”“练内功”,在机制和运行层面夯实自身的组织建设。同时,一方面积极“向下行”,进入基层...

作者:郑筱筠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农村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况,如河南农村宗教信仰的类型和规模,河南农村宗教信仰信教人口增长较快, 但不同宗教发展不平衡;信教者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在不同群体中发展不平衡;农民信教原因复杂, 但主要受非理性因素支配, 盲从倾向比较严重的特点。其次指出了河南农村宗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地方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 邪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严重;农村...

作者:韩文甫 史红杰 谭晴晴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报告

宗教

本文以白马庙为例,对长城村白庙组的有神社区进行介绍。在长城村,社区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原始自然村落和后来的行政区划村落外,还存在着一种以社为单位的有神社区,专指共同祭拜同一座神庙的所有人的集合。以白马庙为信仰中心的社,在村落庙宇中规模较大,整个长城村的村民都信它,此外也包括邻村及所在乡、镇都信仰它的社民。

作者: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本文介绍了网络家庭分析,主要包括:一、引言;二、当代网络家庭的构成及特征;三、网络家庭的功能与关系;四、结论。

作者:伍海霞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