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经营制度     检索到  21232  条相关信息

我们认为,“满足低收入人群的贷款资金需要”是FPC的核心目的。我们要始终坚持“服务低收入人群”这条原则。银行的特征是其拥有雄厚的资金,我们如果照搬银行的核心经营理念,其结果不是被吞并就是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我们有必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属于FPC的经营模式,才能保证为解决贫困问题贡献力量。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那么,什么是国有资本(以下简称“国资”)经营预算制度、为什么要建设国资经营预算制度、国资经营预算制度对四川地方国有经济调整改革有何影响呢?这是关系到中国和四川省国资经营及国企改革走向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作者:蓝定香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为形成农业市场化经营的意识形态,一是要大力宣传农业市场化经营的重要意义,形成农业市场化经营的共识;二是要形成遵守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的习惯;三是要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克服“搭便车”行为;四是要以市场价格机制指导工农产品的交换,降低“剪刀差”的影响;五是要以先进的文化、良好的习惯和小康的生活方式武装农民;六是要加强法治,为市场化经营创造诚信环境。

作者:马怀礼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问题。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里,展现了属于一个村庄的“乡村经济”。其中既有属于本地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也有依附于外部市场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并且展示了本地经济被外部市场破坏的趋势。与此相类似,在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乡村自有的经济活动构建出基层市场,并且基层市场向上构建了中间市场乃至中心市场,同样...

作者:吴力子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要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位置,其中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此则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我国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作者:张晓山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平均承包的作法使耕地被分割得过于零碎、细小,形成“人人分地、户户种田”的超小型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弊端和局限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就规模经营问题开展了讨论。

作者:王慧敏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文章首先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进行简要描述与分析。其次,探讨在中国目前状况下作为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共性问题。

作者:英定文 出版时间:1996年11月

1979年开始的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推广,实质上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但是1984年以前,理论界对第一步改革讨论的角度或侧重点并不是土地制度,而是农业经营体制或方式的变革。而明确、深入地讨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大体上是从1985年开始。因而,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被看作是农村第二步改革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19...

作者:曲福田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