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区特征     检索到  30142  条相关信息

本文对全国范围内的社区网站,按照不同主办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其在参与性、互动性、联通性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特点,指出哪些特点具有共性、具有趋势性、应当推广。在此基础上,探索社区网站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总结社区网站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贡献。

作者:仇红波 韦润程 出版时间:2012-07-01

鉴于科层制式的社区治理所引发的治理失灵问题,有必要引入政策网络分析框架,这有利于创新社区管理方式,适应社区治理的新需求。与社区科层治理相比,社区政策网络更适应社区复杂多变、多元差异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能从联结应然与实然的角度提供关于社区治理结果更完整、更真实的解释。运用政策网络分析可以获得社区治理在吸纳更多的非政府主体参与政策过程、增加社区的治理主体资源、...

作者:郸啸 出版时间:2014-08-01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其社区建设的历程较短。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历史因素的沉淀,深圳市的社区建设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在政策体系、体制创新、财政投入、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可圈可点。本文通过对深圳基层社区治理经验的总结,尤其是对盐田模式、南山模式的分析,揭示社区创新机制和体制建设的内涵,以推进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作者:唐娟 出版时间:2008-08-01

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规定性的“大教育”,强调的是以对人的生长、生活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空间——社区为教育场景,注重社区意识的培育,并以服务社区民众为主要对象目标。通过社区教育,使被教育者能以开放、动态、互动的态度处理社区与社会的关系。这有助于社区自治,并且使社区内的各要素得以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06-01

2008年以来,我国社区工作队伍得到壮大、专业化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服务领域得到拓宽,更加讲究专业技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加强。社区工作发展的趋势是和谐社区建设成为其核心任务,其评价标准将更具可测量性。工作范围逐步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正为其搭建新的平台。同时,针对我国社区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岗位设置不标准、总体薪酬较低,建议完善相关...

作者:杨荣 出版时间:2010-07-01

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如何使这一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真正能够健康成长,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社区自治需要在适当的治理架构中实现。那么,我们又需要哪一种社区治理模式?如何来处理社区与政府的关系?是否社区治理地位的增强,反而会导致社区自治的弱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自治与治理的关系。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06-01

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各区市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的详尽分析比对,总结归纳灾区群众贫困的群体特征

作者:张利民 出版时间:2023-09-01

导语:经过70年的国家建设与基层治理改革,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从单位制解组所引发的社区碎片化开始,中国基层社区出现了结构紧张、隐形矛盾、政策空转和市场失灵等问题,但是国家迅速做出了政策调整,逐步回归社区、回归基层,并通过公共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治理创新等重新建构起“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模式。面...

作者:葛天任 出版时间:2019-09-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