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文化     检索到  53518  条相关信息

当前我国公众在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认同度、践行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国生态意识培养的很多机制还不健全,尤其是教育机制不够完备。加强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刻不容缓,而这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意识培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把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培育两者沟通起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转化机制,全面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加强广大民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这...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消除生态危机,摆脱人的生存困境,不仅要认真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及其对人的生存造成的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其实现是一致的,或者说,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当代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人们的生态思维能力和生...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中国革命老区生态文化资源是老区物质载体和老区公众和谐形态的生存资源,是老区建设过程的历史进步与区域生态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量聚合。进入全球经济化时代,我国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果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中政府与企业应着力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充分认识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发展中数量、质量的不平...

作者: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关键词: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文化生态发展至文化生态,然后解释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混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曲解、生态文明与生态治理的混为一谈,同时介绍了中国的“五位一体”建设,最后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并且总结出生态文明植根于具体文化生态整合之上。

作者:杨庭硕 彭兵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本章是关于2012年我国县域、边疆(口岸地区)生态文化的调查问卷。

作者:胡文臻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自2004年,我国加入“非遗保护公约”后,2006年即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确立了设立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给予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度重视,文化部先后下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11);地方政府...

作者:刘鹏昱 宋俊华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是其先民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主要反映其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哲学,这种智慧和思哲与其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探讨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时,离不开苗族的发展史,因此有必要对苗族的历史源流做一些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的演进动态。倘若孤立苗族的历史演进背景来探究其生态...

作者:包龙源 梅军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苗族先民在与自然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消费文化,它是苗族人民与自然互动的行动规范和约束力。苗族生态消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均离不开苗族自然崇拜的内化思想、族群内部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族群智慧生成的习惯法,这三者构成了苗族生态消费文化的定力支撑以及苗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范性制度,即共生规范。

作者:包龙源 梅军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