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作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不仅使“老少边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开辟了中国文化扶贫事业的新路径,展示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奔向小康生活中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本文指出中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要求也是需求,其中政府高度重视是保证,培育特色品...
主持人在我演讲前问了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她问我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关系,谁包容谁?面对传统文化,任何人的知识都显得淡薄,而任何分类都会带来问题。比如在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十大类,包括: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以及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曲艺等。按照这个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着民俗文化,...
淮海经济区拥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83项国家级和40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提出通过“国家规划引领,发展非遗项目和传人”“参办主题活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法规制度保障,推进保护传承和创新”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保护利用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未来...
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对2013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法律法规建设与实施;各级各类非遗名录公布、 调整概况;非遗研究基地和数字化保护;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研究;问题与展望。
2014年,是我国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认真履行《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是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形成了“中国经验”。2014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在非遗保护发展上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