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伊历1424年5月20日,公历2003年7月20日通过)
联合国大会1989年11月20日在纽约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是人类有史以来参加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缔约国193个。2007年11月20日是该公约通过18周年的日子。在中国北京,一些从事儿童工作和儿童权利研究的人在这一天专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了座谈会来纪念这个日子。根据公约第1条,儿童是指未满18岁的人。所以如果说公约是一个“孩子”,到这一...
本文从“四川青少年纵火烧人案”为例追溯未成年人刑责减免的理念与制度的历史回溯、当代实践、困境及其化解之道。首先,自周代以降中国一贯采取“德主刑辅”的社会控制。其中,青少年刑罚减免原则便是周礼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的表现。旧时代青少年虽可能减免国之罚,但不免予乡治之“礼法”。其次,当前中国处于转型背景下,一方面,基层空心化甚至暴力化导致价值失范;另一方面,青少年提...
作为世界上灾害发生极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日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危机管理与危机应对的体系和机制。近年来,随着对危机理解的深入、对危机分类的细化,日本在危机管理及应对的法规上都有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在概览我国学者对日本危机管理进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国内学者尚未从危机管理的视角加以考察的日本《国民保护法》(2004年颁布),并结合日本有关“国民保护计划”...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了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成为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公民环境权益保障是中国两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及的人权保护领域,也是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的重要内容。在2014年我国环境法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以完善环境公益诉讼为核心的环境司法保障的加强毋庸置疑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妇女与环境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与国际国内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密切相关。1995年以来,联合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伴随多国合作在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的逐步扩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角色与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对妇女的负面影响方面...
近十年来, 中国在实现《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的妇女与环境规划目标的过程中, 取得了重要成就。文章对1995 年以来的中国妇女与环境发展进行考察, 梳理近十年来中国妇女在有关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分析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国妇女面临的挑战, 并对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未成年人发展权是未成年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四个方面的发展,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未成年人发展权在这几方面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受未成年人身体心理情况的限制,未成年人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的特殊保护。尤其是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网络暴力、网络隐私泄露、网络识别能力不足、法律保护规定不足等新的网络信息...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