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前台湾已进入WTO,农村所面对的问题与半世纪前大不相同,此刻农会的角色与功能是如何协助农民克服加入WTO后面对之冲击,也就是如何提升台湾农业竞争力的问题。因此,长期而言,农会组织应转型,以协助农业部门提升农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
非政府组织也称为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日益开始作为独立的力量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美国学者萨拉蒙在“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一文中指出“我们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他认为如果官僚政治是19世纪的伟大发明,那么公民社会组织则代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Salamon.Lester M,1994)。
本书从社会信任和组织支持视角出发,研究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问题,分析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绩效,考察不同社会信任、组织支持水平下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设施维护程度、灌溉供水状况与农业产出水平,分析社会信任、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寻找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低下的症结,探索改进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合理路径和政策途径。
基于中国676家上市公司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及对上市公司高管、独立董事、律师、基金经理和证券分析师等进行深度访谈得来的定性数据资料,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本文通过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项目的绩效评估研究,对甘肃省、四川省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项目绩效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掌握扶贫项目提高精准绩效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开展扶贫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估实践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和建档立卡数据的应用探索,为政府部门如何将扶贫措施同建档立卡工作有效衔接以及如何提高扶贫精准绩效提供参考。并且,在此基础上为扶贫项目绩效评估...
本文依据内蒙古和宁夏的772份微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信任和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行为和间接绩效的影响,并选取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为调节变量进行了多群组分析,以探索提升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行为和间接绩效的路径,最终为促进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本文首先定义了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相关概念,包括小型农田灌溉系统、小型农田灌溉系统的管护治理、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绩效、社会信任以及组织支持;然后,对本书所涉及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集体行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社会信任、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此为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研究...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