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流动文化     检索到  640  条相关信息

首先,本书从流动家庭双重边缘的身份入手,结合对于“社会融合”概念的操作化分析,考察了流动儿童现实的城市社会融合状况。其次,本书从文化、结构、心理三重融合框架入手,综合考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危机与其媒介接触特征,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再次,本书考察了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身份认同,并分析了传播网络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影响。最后,...

作者:庄曦 出版时间:2016-12-01

随着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紧密,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这股浪潮不仅波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而且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传统地区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口与流入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这至少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接纳、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由此出发,本书尝试综...

作者:许世存 出版时间:2015-09-01

本研究是从社会流动角度透视社会结构转型中农民工的创业行为。“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是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真言。当今,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广泛涉及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各个领域,这一群体的流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而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的农民工流动,推动了体制转轨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为此,关注社会变迁中...

作者:黄建新 出版时间:2017-03-01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获得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愈发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障碍。追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成因,要素流动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所以,缓解乃至消除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关...

作者:李孟刚 常野 金田林 于重阳 出版时间:2020-09-01

这是一项对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问题的考察。作者透过田野调查资料描画了农民工子女的文化形式,同时将家庭、社区、学校教育、制度政策等要素纳入分析,对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的具体机制进行了较为丰富和饱满的呈现。作者认为,劳动力更替的边缘化和外部化两种模式不仅给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流动造成障碍,也使农民工子女在智性、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呈现诸多问题。要想摆脱这些困境,需要优...

作者:周潇 出版时间:2022-08-01

本书从人口流出地的视角,围绕跨省流动人口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三留守”现象等,对人口流出的影响、人口流出大省对流动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探索,并对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创业、流动人口的保障性住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人口的快速流动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而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存在差异,缺少统一的政策和相应的协调...

作者:王兴骥 出版时间:2022-03-01

本书选取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一个地处西部的传统村落“因文而名、因文而兴、因文而荣”的历史变迁,追寻乡村文化发展印迹、展现群众文化活动魅力,更有心于探究典型村落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坚守文化自信,揭示其何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乡村文化协调共进,为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魏胜文 李有发 孙占鳌 乔德华 出版时间:2019-10-01

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的世界中,流动性程度与发展紧密相关,流动性可以作为文明的度量衡;在未来,流动的动力将不再由推拉等因素构成,流动将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此,流动中的主体将主要由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对象来界定。流动如果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于其他结构的系统的话,其无序程度会逐渐增大并最终导致秩序的缺失。必须通过开放、自组织的系统,形成流动的耗散结构,在这个过程...

作者: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2016-1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