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泸县     检索到  84  条相关信息

泸县,始建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四川省三个千年古县之一。

作者: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关键词:

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市北部。县城福集距泸州33公里、成都230公里、重庆130公里。自古为川黔、川滇陆路必经之地,被誉为“川南门户”。拥有龙脑桥、雨坛彩龙、宋墓石刻三大国宝,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是国家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国家级建筑劳务基地县,西部百强县,全国法治示范县,全国公安“三基”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关键词:

本报告以四川泸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其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路径与综合成效。泸县立足“三权分置”框架,创新建立动态资格权认定、完善流转政策、搭建要素流动平台并推行数字化管理,形成“确权、流转、治理”一体化模式,不仅提升了宅基地利用率、实现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还建成了民宿集群、特色产业园等乡村振兴项...

作者:付宗平 吴云超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普法教育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抓手。在推进依法治县过程中,泸县以法治宣传教育为突破口,牢固树立“敬法尚法内化于心,守法用法外化于行”的理念,积极探索践行“4+3”全民普法教育模式,努力推动普法教育落地生根。

作者:中共泸州市委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泸县作为全国首批土地改革试验田,用十年时间摸索出一套让“沉睡资产”焕发生机的组合拳。通过宅基地腾退、集体土地入市等创新举措,泸县“土地+森林”自然资源组合供应案例入选全国典型示范案例,标志着其改革经验已具备全国推广价值。本报告结合政策文件、实践案例与数据,探讨泸县改革的制度设计、实施效果与未来优化方向。...

作者:赵利梅 施婧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嘉明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和易地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种对特殊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其精准脱贫的机理可概括为:宅基地价值得以显化,以土地发展权换取资金,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行农村与城镇“双保障”。但也有一定局限性,表现为:指标流转范围受限,资金压力较大;制度设计欠合理,群众参与度较低。进一步优化完善“嘉明模式...

作者:姚树荣 熊雪锋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泸县地处四川省南部,幅员面积1532平方公里,辖19个镇,总人口10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4万人,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新形势下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泸县以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务实的举措,探索发展之路,寻求强县之策,确定并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农业...

作者:肖荣华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关键词:

近年来,泸县坚持“工业强县,劳畜富民”发展战略,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吸引泸县籍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发展归雁经济为主要抓手,全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7.1亿元,增长15.7%,增速列泸州市第2位、扩权县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增长80.7%,增速列全市第1位、扩权县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作者:肖荣华 朱华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