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波斯商贾     检索到  430  条相关信息

相对于活跃于陆上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等,唐代波斯人来华可谓海陆并重,东南沿海一带也是他们活跃的地区,这一批人多为波斯商贾,在唐代沿海地区商业发展及海上贸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公元6世纪至9世纪,波斯舶横行于从波斯湾至中国南海之间海面上,而中国的船只8世纪前后也直航至波斯湾什罗夫、巴士拉一带,促进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大的发展。继之而起的阿拉伯人等在唐宋元...

作者:韩香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中古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繁荣,中国和丝路沿线各国均展开密切的交流,很多异域物品经商人、使者等之手传入中国,这其中也包括来自西亚即波斯一带的物品。本文以波斯锦与锁子甲为例,指出这两样物品均产自西亚波斯一带,随着中西交通的开展,它们也通过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域、河西走廊(敦煌)等,进而传播并影响到内地,说明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活跃对西方文明传播的推动作用。

作者:韩香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该书原作者是G.勒·斯特兰奇,1854年出生于英国,是研究阿拉伯波斯的著名东方学家,一生出版了著述10余部,如《穆斯林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理学》等。从其著作来看,主要涉及东方学,特别是对阿拉伯、波斯历史地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奠定了他在东方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东方学家之一。直到今天,凡是研究中东、...

作者:刘浩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关键词:

丝绸之路图案艺术在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多元化存在的文化现象,多民族图案共生的存在形态归根于民族迁徙带来的多民族聚居现象。从丝绸之路文化的共时性来看,游牧化的生存空间和以发展各民族之间贸易交流为目的的众多民族聚居形成的社会空间,促进了图案多元存在以及多向发展;就丝绸之路文化的历时性来看,各个时期由于民族迁徙、斗争、聚居和贸易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接受,使得更广泛的印...

作者:冯文博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拉失德史》是中华民族史学典籍中用波斯文撰写的文献之一。此书在研究元明时期我国新疆和中亚历史、地理以及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对古代历史、地理文献的运用以及对其他文献的发掘,均能究源探本,括举无遗。本文从史籍、田野、口碑等三个方面对此书的史料来源进行分析,力图厘清其来源。

作者:吾斯曼江·亚库甫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1-05-06
关键字:赤水市 盐运工人 中共赤合 发展 土城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1-05-06
关键字:赤水市 盐运工人 中共赤合 发展 土城

在天山北麓的广袤绿洲,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座汇集了新疆山水之秀,弥漫着西部田园芬芳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阜康市正在迅速崛起。早在汉唐时期,东来西往的商贾们就把东西方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建县。1992年,阜康撤县设市。瑰丽秀美的国家5A级风景区——天山天池座落于此。

作者:张振德 李绍海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