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村庄改善     检索到  30710  条相关信息

本文具体介绍了柳州市的村庄建设情况,包括农村人口规模及增长情况、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模式等,详细、全面地呈现了柳州市的乡村图景。

作者:出版时间:2010-05-01

改革开放以来,静宁县村庄建设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村庄规划,大致走了一条从规划到实践、从点到面的路。开始于2006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使农民生活达到新水平,民主政治取得新发展,基层组织具有新活力等。目前在村庄建设方面,已进行了民居统一改建,但以村容整洁为目标的治理进程还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魏胜文 穆纪光 安文华 出版时间:2009-01-01

首先,本文阐述了重建以家户为基质的村落经济秩序的主要特点,一是超经济权力强制从生产领域的退出与农民经济自由的获得,二是国家、行政村和农民的关系集中体现为税费的提取与缴纳,三是现有土地分配方式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其次,本文以民间互助讲述了双村社会关联的具体特征。最后,本文指出了在村庄经济的再造中,基层市场体系作为地方社会的公的空间,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12-01

村庄清洁行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任务。本报告通过对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中的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地方实践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基于农户调查分析村庄清洁行动现状。本报告分析发现,当前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地区群众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部分偏远村组环境卫生整治进度落后、长效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最后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重点关注偏远村组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长效...

作者:刘钰聪 出版时间:2024-01-01

本文探讨的是影响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因素以及改善农民工基本权益的有效措施。文章指出,户口制度、政府政策、市场机制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因素不同程度地分别或共同影响农民工基本权益。同时,“城市青年外来务工者贫困扶助”项目组的行动—研究为在当前国际国内情况下改善农民工基本权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王红艳 出版时间:2006-11-01

土地下户时期,双河口村在公益事业方面表现出的基本特征是:公益事业的需求虽然是内生的,但启动的力量却来自村庄外部,来自政府的行政启动和“输血式”推动。双河口村在民政局支持下,通过绿色工程、改造水利、修筑村路、改造村校等方式推动了乡村公益事业的发展,但在外力退出后出现了机制性脱序的问题,公益事业陷入困境。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12-01

本文主要围绕的重点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以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具体介绍了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脱贫内生动力的作用机制、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演变和实施情况、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的经验做法及成效、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脱贫内生动力面临的挑战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谭卫平 甘犁 徐丽萍 出版时间:2022-01-01

教育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现代教育在其肇始之际,就定位于充当国家与人民求富求强的利器,是现代政体、民族身份得以建立与合法化的重要熔炉。本研究进入具体的村庄,具体的族别、性别,具体的经济阶层,具体的亲戚关系、活动空间、信息空间之中,来看村庄中的人,他们的生计操持、文化表达与教育诉求,来考察教育之于村庄的意义。

作者:刘云杉 出版时间:2009-0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