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李家上流社区     检索到  53966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研究了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李家上流社区安置房建设工作的经验与启示,首先概括了上流社区安置房建设的基本做法,然后总结了取得的成果,最后指出了得到的几点启示。

作者:刘青 钟华 出版时间:2012-12-01

社区生计保障体系中,社区营生和社区就业属于发展性生活保障;社区救助和社区福利属于消耗性生活保障。社区生活福利是社区集体改进全体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全体居民生活品质的谋生途径。社区生活福利保障服务于社区全体居民,是依赖于社区集体经济的生活保障措施,对于增强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生活福...

作者:谷中原 出版时间:2019-09-01

本文在国内外社区理论、模式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治理与社区合作的理论背景,重点对中国社区研究特别是牧区社区研究现状以及牧区社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作者:侯向阳 李周 尹晓青 杨理 出版时间:2012-03-01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地震灾区经济、社会、文化遭到毁灭性的伤害。伴之而生的是一大批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并给予灾区帮助,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扶贫项目。作为重灾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地震中损失惨重。经过异地规划重建后,居民们搬进了崭新的城镇,打破了原有的社区居住格局,社区关系重建与社区顺利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北川县新川小区社区活动中心”项目就是在...

作者:王卓 出版时间:2014-01-01

本章首先介绍了村落社区的形成以及社区的公共生活,其次介绍了社区的家庭关系,最后介绍了父权制下的性别角色固化问题。

作者:连芙蓉 出版时间:2019-05-01

中国的社区研究始于农村,初衷是以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主义探索社会改良之路。在20世纪20~30年代,乡村治理研究是几乎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以吴文藻、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本土化派,以毛泽东、陈翰生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派,都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诊断,并开出了药方。吴文藻认为,社会是各种发展程度不同的社区的结合,社区可分为都...

作者: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时间:2010-07-01

不仅同一个贫困村的村民彼此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分化,不同村庄之间的贫困村民即使彼此个人特征和背景相似,生活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资源占有相当有限的农民来说,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够用社区层面的因素来解释。一些研究也表明,贫困不仅发生在个人/家庭层面上,而且也发生在社区层面上。而不同层面上发生的贫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社区层面的贫困与农户层面的...

作者:马春华 出版时间:2009-08-01

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规定性的“大教育”,强调的是以对人的生长、生活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空间——社区为教育场景,注重社区意识的培育,并以服务社区民众为主要对象目标。通过社区教育,使被教育者能以开放、动态、互动的态度处理社区与社会的关系。这有助于社区自治,并且使社区内的各要素得以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06-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