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以标榜“参与”和“赋权”为核心的参与式发展干预,始终坚持并隐藏的预设逻辑是,无论在道义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通过促进并确保各利益相关者(权力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充分参与和应有权力的获得,是获得良好发展结果所必须坚持的。这意味着,参与式发展干预的首要工作,是促进各相关利益主体在发展干预中的充分参与,从而形成对发展目标群体的赋权和分权,进而达到发展的预期效果。从权...
政策终结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政策终结不仅有利于政策资源的节省,而且有利于政策绩效的提高。然而,由于政策变迁往往会涉及诸如人员、机构、制度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所以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在当前各国中, 政策终结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大量低效、无效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的政策充斥于各级政府的政策活动中,许多应该废止的政策得不到废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是什么样的因...
中国农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民问题在中国的解决,就是中国农民的终结,也是中国农民“新生”的开始。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借用黑格尔对人和历史的理解,认为自由民主制的社会使人获得了普遍的相互承认,人们“被承认”的需求获得充分满足,历史已达至目的地而将不再发生变化。作为中国农民,他们真正“被承认”的需要将怎么实现?而这对于更宏大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又意味着什...
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取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这场变革不仅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也是制度和社会文化层面的“社会改造”运动。在现代社会提高“人的质量”,就是要努力改造人类自身,以适应于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需要。后进国家在确立“社会改造”的目标愿景时,不仅包括改造“物质世界”,还应包括改造人的“精神世界”。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沿着权力意志与权力分离的思路去做进一步的探索。一般说来,人的自发行为是受欲望、情感等驱动的,是非理性的,因而需要得到规则的规范。在社会治理中,权力的运行不应建立在自发行为的基础上,而应是理性的自觉性行为的汇聚,应得到规则的规范,即用规则来防范自发行为。当然,在“权治”“法治”“德治”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中,权力的执掌和行使都需...
社区权力一直是社区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强政府、弱社会”、“强政府、弱公民”的单位制管理体制下,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主要是政府或企业主持公道,制定保护他们利益的政策。在转型时期,政府权力下放、“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的情况下,社区居民的权利是否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应有的体现?如何保护和体现社区居民自身的权利?...
本文的主题是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利益与权力,首先分析了美国对外援助的历史之维,以及美国对外援助的结构之维,接着探讨了以色列何以成为美国首要的援助对象,最后介绍了美国对华限制性援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冷战结束对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影响,然后介绍了马尔罗尼-坎贝尔政府对官方发展援助的改革,最后介绍了后马尔罗尼-坎贝尔时代的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