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许多美好的去处,大大提高了生态旅游的质量;反过来,又为保护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其中,有许多复杂的相互关系,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拟探讨这方面的某些问题。
本文参考《LY/T1726-2008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从3个类别11个维度共25个指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水平进行了等级评估,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管理体系、社区管理、权属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生态旅游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构建的社区发展成本指标体系得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现有管理水平下...
在从物理结构和组织架构两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中发生的空间变化、基层社会特征的转变和新治理技术的生发之后,在接下来的两章中,我们将目光转向社区生活的各种具体情况,由此观察新的社区秩序是如何重建的。本章的关注重点在于集体层面的秩序,包括基层党组织如何应对从乡村到城市的新的领导角色,村集体经济如何重组和改制,以及物业管理服务这一新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如何...
本文介绍了灾害管理的重构:管理与政策。本文主要包括:一、组织灾害恢复力建设;二、群体灾害恢复力实现;三、灾害社会恢复力的文化培育。
本文分别从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况、事故灾难应急管理情况、公共卫生(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管理情况、社会安全应急管理情况四个方面,对中国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随着社会管理创新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支点,环长株潭城市群根据自己的城市经营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其次分析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管理中的约束与瓶颈;然后阐述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管理的创新思路;最后提出了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管理的工作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