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数据要素市场     检索到  54322  条相关信息

粮食安全是国之重者,是国家安全的命脉根基。农村生产要素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推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有利于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本报告基于2020~2022年三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追踪数据,分析2019~2021年江苏省农村耕地、劳动力、资本、数字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情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对要素市场发育的冲击。研究发现...

作者:马贤磊 陈美娟 王怀友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1978年至今,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始终未曾停止,已经取得的市场化成就为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7~2007年,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达到39%,市场化成为改革时期经济增长加速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首要因素。然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极不平衡,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高,要素市...

作者:张海鹏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贵州是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制度创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资源流通与交易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试验,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全省大数据发展大踏步前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大数据成为新时代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说明,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世界贸易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但什么是市场经济,各国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在对美国、欧盟、加拿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总结出了市场经济国家带有共性的五条标准,即: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

作者:李静 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价格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商品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经济运行机制亟须转变。但如何在纵横交织、盘根错节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找到恰当切入点,既能达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衷,又不致引发社会经济动荡,是决策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最终确定价格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究其原因在于价格...

作者:苏宏伟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中国目前的小农经济家庭生产方式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与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相符,除非我们假定中国小农几乎全体“非理性”,而这又明显不符合基本理论逻辑,因此,简单地以分工一词来表达和理解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是不合时宜的。本章将对中国农户家庭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提出以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为主要考量对象的农户家庭人力资本配置方式。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本文从六项指标定义非正式部门:经营规模、是否登记注册、账目真实性、经营场所固定性、信贷获取途径及企业税收状况。

本文介绍到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用来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分析体制、效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政府制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全要素生产率及与之高度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梳理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由来、演变、影响因素、测度方法等。

作者:吴乐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