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强奸犯罪猖獗,其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对女性的性表达、性历史和言行举止存在偏见,倾向于责怪被害人,导致了强奸报案率低和定罪难。在此背景下,美国推动确立了强奸盾牌条款。分析一手的立法史料及犯罪数据有利于研究强奸盾牌条款的法理基础:打击犯罪,鼓励报案,保护被害人,完善陪审团审判制度和革新社会观念。在《联邦证据规则》的框架下分析被害人性历史的可...
中国古代法律所规定的性犯罪,主要是“和奸”与“强奸”。《尚书大传》云:“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古人又云:“以义交,谓依六礼而婚者。”而男女不以义交,“即后世所谓奸也”。和奸,“谓彼此和同者”。“不和谓之强”,强奸即不和之奸。本文描述了强奸和猥亵犯罪刑法规制的发展。
婚内强奸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婚内究竟有无强奸——司法实践裁决不一,立法规定模糊不明,人民认识众说纷纭。其理论主要有婚内强奸“他罪说”、“两罪说”、“肯定说”。尤其是“肯定说”的诞生,体现在社会法治思想的进化过程中,对妇女不可侵犯的性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耦合权利义务说”成为婚内强奸立论的新原点,本文对该理论的基本理念、相关概念进...
在以往的犯罪学研究中,人们常常关注对罪犯的研究,研究犯罪行为产生的各种原因、惩治措施及其预防问题,却忽视了犯罪行为的另一方——受害人。1973年在耶路撒冷召开的“第一届受害人心理学国际讨论会”上,研究了社会对犯罪行为受害人的态度;而“第三届受害人心理学国际讨论会”有专门讨论题:年轻漂亮的受害女性。可见对于被害人尤其是女被害人问题的国际关注。在所有的犯罪形式中...
为穷尽“权利义务实际影响”条款应然范围,必须将“权利义务实际影响”置于“行政过程+权利义务实际影响”而非“行政行为+权利义务实际影响”模式,彻底消除一些理论观点和司法个案强加于条款之上的最终性、实体性、确定性、已然性、直接性、显明性等“法外要求”,并在其与受案范围、原告主体资格之间保持应然一致性。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权利限制条款最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界定和处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视角看,人权运行存在两种模式:防御权模式和合作权模式。权利限制条款就是两者交互运行的体现,防御权模式强调国家在对个人权利施加限制时必须遵守的限度,即“限制的限制”,合作权模式则体现为国家保障人权的积极义务,两者间的张力促进应有人权和法定人权...
首先,本文介绍了霸王条款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介绍了全国各地点评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整理了2004年点评活动的主要特点和活动成果。
1979年《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款和1997年《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从《刑法》有关规定的表述方式来看,奸淫幼女不是一个独立的罪,而是强奸罪的一个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了“嫖宿幼女罪”的废除。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