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强制性变迁     检索到  8399  条相关信息

村委会选举中影响妇女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民主选举规则进入乡村社会为妇女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开放和均等的机会。但是这种从外部注入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却遭遇了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封闭的意识形态、薄弱的官僚组织等众多因素的阻碍,使得农村妇女处于政治权力边缘化的状态。如何打破这重重束缚,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有效的强制性制度变...

作者:方玉泉 燕娜 出版时间:2010-09-01

动员社会进行捐赠是慈善事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在我国,依靠行政渠道、凭借行政手段进行募捐是慈善事业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可被概括为行政动员的募捐模式。行政动员募捐方式并不是今天才有。自1949年开始,行政动员募捐方式就已存在,其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作者:王世强 出版时间:2012-01-01

“逐步消灭贫困,达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为之奋斗的高尚目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一直关注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并将取得政权让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解决国家和人民贫困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贫困斗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体制机制,解决了数以亿计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实现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梦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党的...

作者:谢治菊 出版时间:2023-10-01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是一个由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一个以财政补贴为推动力的运动式的“去农民化”过程。在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和特定微观经济主体形成利益集团推动制度变革,其间伴随着政府官员创租和微观经济主体寻租活动。这一利益格局使得中国农业经营制度供给出现过剩,延缓了中国农业经营制度自然的演化进程。为了实现制度再均衡,中央政府需要消除社会工程改...

作者:王士海 李先德 杨学成 出版时间:2016-11-01

从物物交换到货币流通,从商品流动到所有权转移,再到产权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从财富的生产转向利益的分配,即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我们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研究权力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利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把成本收益分析这一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方法应用于制度的分析,从而揭示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关于制度变迁的很多问题仍然是不清楚的。制度是社会...

作者: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词: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历经几次大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农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实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1978年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发地在农...

作者:出版时间:2015-02-01

非政府组织常常被称为非营利组织。但是这两个名词在突出这类组织的特点时有不同的侧重,差别非常细微。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似乎更大一些,可以涵盖所有在政府和市场体系之外的所谓“第三部门”的各种组织形式,而“非营利”与“营利”相对,更多地相对于市场中营利企业而言,因而非营利组织更多地用以描述经济领域内的非政府组织。由于NGO小额信贷机构是以经济手段扶贫,为了突出这一点,...

作者:出版时间:2013-09-01

研究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现状及未来,首先有必要了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农民土地权益的嬗变。“因为历史是绵延不断的,今天是昨天的继续,而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各阶层对土地权利的要求推动着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而每一次土地产权的变迁又会对各阶层的土地权益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的土地产权在经历了公权与私权的各种较量之后,形成了现阶段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

作者:柴荣 王小芳 出版时间:2017-0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