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拉萨市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老城区外只有零星人口与街巷和建筑,市区人口约3万人,加上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的僧人和流动人口,广义的市区人口为四五万人。老城区内各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城镇道路均为泥土路,市政设施十分缺乏,没有下水设施,城市照明依靠油灯和煤气灯10779684,没有供电系统,城市环境卫生条件也差。1930年代学者洪涤尘...
1946年4月10日,在广漠的辽吉荒原上,一本充满朝气的新文艺刊物《草原》诞生了。它是以辽吉文艺工作者协会名义出版、由袁犀和山丁等人负责编辑,东北地区文学工作者认真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反映和歌颂“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第一本综合性文学刊物。在东北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刊物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和地位。
1961年即拉萨设市的次年,政府就开始组织城市规划工作,五十余年来拉萨市先后编制了六次城市总体规划,其中改革开放前后分别编制了三次,包括1962年的城市规划初步方案、1972年的城市平面规划方案、197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拉萨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拉萨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5)》、《拉萨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受...
2007年11月8日,在绿色和平“拯救森林筷行动”高校活动中,北京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环境管理处副处长余建科在“筷行动”海报上写到:“祝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保护森林,保护家园,从我做起。”中国,北京——为拒绝一次性筷子,保护中国脆弱的森林资源,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今天开展校园活动,将更多的校园力量聚集...
2012年,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文化交往不断深入,经济合作制度化向纵深发展,合力推动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在既有制度设计框架内的纵深化发展。由此开启深层对话,从文化共识、合作双赢和机制化、制度化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共同构成了发展中日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两国发展关系时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该条约的签订不仅是当时两国关系的政治总结,而且标志着两国的友好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实现了两国人民和平友好的心愿,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